小小的电线电缆,却牵动整个工业的神经。在中国电工行业中,电线电缆占据了1/4的产值。然而,这个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却正面临着开工率严重不足的尴尬。安徽省河北商会会长、安徽省电线电缆商会副会长、安徽国威线缆集团董事长沈永华认为:整个电线电缆业正面临转型升级。
[十字路口]及时叫停工厂扩建
2014年,沈永华和他的国威电缆站在十字路口。
在皖河北商人中,几乎没人不认识沈永华。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凭借超常的思维能力,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电缆生意做到风生水起,占据合肥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短短几年内,他买地建厂,把工厂从瑶海工业园搬迁至吴山镇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厂房一期已建设完工16000平方米,拥有六条国内一流生产线。
到了2014年,他想投入一千万建设二期厂房,连规划都做好了,沈永华却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也没什么特别的事件,我就是感觉形势在变化。”在最后时刻,沈永华为厂房扩建按下暂停键。
并不是所有的电缆商人都有同样的感觉。这一年的无为高沟镇,依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批又一批电线电缆厂的建设速度非常快,一片一片的厂房短时期内迅速拔起。在中国电缆行业,无为高沟镇是一个重要的地标,规模曾位居全国四大电线电缆产业基地第二位。那几年,其电线电缆产业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沈永华那几年也在国内看过一些电缆电线厂,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他去过的一些新建工厂里的办公楼都盖得非常漂亮,“甚至可以用豪华来形容”。但沈永华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前几年宽松信贷,企业盲目扩张产能,生长的速度太快了,要是没钱了怎么办?”
[挺着“过冬”]活下去就有机会
沈永华的犹豫不是没有原因。作为一个商人,沈永华一直关注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2014年这一年,在信贷收紧之后,民企转向了直接融资,包括信用债券以及非标融资。干实业干了这么多年,沈永华深知信贷对于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另一方面,他设在安徽大市场五金批发市场和五里庙国际五金城内的销售门店内,来询价的人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网络来搜寻电缆厂商和他们的产品。
变化不是一下发生的。而在变化刚发生的时候,企业家往往是最先感知到的一群人。2014年,席卷中国的反腐行动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招投标将越来越公开透明,电缆行业此前野蛮生长的销售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四年之后,沈永华复盘,当年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一年,全国电线电缆行业都面临开工率严重不足的尴尬。没有订单,银行再抽贷,日子当然不好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区域内的电缆厂,停工加上关门的可能接近三分之一,一些大厂也面临危机。”
沈永华自己的工厂依然在开工,但已经从巅峰期的两班倒变成了一班倒。虽然他也遭遇信贷紧缩,但他为“过冬”做足了准备。“我们早就储备足了粮草,销售坚持多条腿走路。我在公司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挺着’。”
[看到机遇]电线电缆面临产业升级
寒冬中,沈永华却看到机遇。他认为:“摆在电线电缆行业面前的,已经不再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是转型升级的难题。”
他计划在2019年上马“防火电缆”。“当前的产能过剩属于结构性过剩,一方面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高端产品却供应不足,尤其在高科技产品和特种电缆等领域。”同时,沈永华认为:“一带一路”将为整个电线电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一个大型的公共建筑中,电气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而电缆在电气投资中,将占据预算的相当比重。“一带一路将拉动基础建设,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中受益最大的将是电线电缆行业。”
2018年12月1日,安徽省河北商会召开了理事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安徽省30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意见”。这是作为会长的沈永华坚持召开的一次会议。他告诉记者:“习总书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参加了4次关于民营企业的活动,这绝对是民营企业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对话
做实体,挺甜
安徽商报:开工厂这么辛苦,后悔吗?
沈永华:不后悔。传统行业就是这样,利润不高,赚钱慢,风险也不低。但是做实体有做实体的“甜”,我们参与这么多小区、高铁站、地铁线的配电工程,这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另外,做实体养活这么多人,这些人背后都是一家人,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
安徽商报:现在都在谈融资、商业模式、迭代,你对电线电缆这种传统行业怎么看?
沈永华:行业不分传统不传统,要看有没有创造价值。很少有人注意,电线电缆占据电工行业四分之一的产值,是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现在面临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必须顺势而为才能有大发展。
安徽商报:安徽省河北商会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
沈永华:安徽省河北商会成立于2011年,宗旨是“团结、交流、协作、发展、服务”。商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在皖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参与社会公益和光彩事业。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河北企业和商人来安徽发展,为冀皖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梁巍/文卓也/摄
联系电话185055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