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离我们有多“远”
来源: 责任编辑:王青青 分享到 2019-10-11 10:52:20

  安徽商报合肥网讯 洗钱作为一种犯罪行为,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形式多样,方法巧妙,令人迷惑。“9·11”事件后,反洗钱成为世界各国的政策取向,一些国际组织要求有关国家采取措施,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国际协调,以逐步形成反洗钱的国际性规范。

  洗钱活动比较普遍,很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当一家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这家金融机构所关心的往往是能得到多少利润,而不关心所服务的客户是否正在参与洗钱等。所以,洗钱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远离身边洗钱陷阱

  1、远离网路洗钱陷阱:对于网络信息,市民要仔细甄别,不要轻易通过网银、电话等方式向陌生人汇款或转账;对于虚拟的网络要时刻警惕,不可贪占一时便宜而最终落入骗局!

  2、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合法的金融机构接受监管,履行反洗钱义务,是对客户和自身负责。根据我国《反洗钱法》规定,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均予以保密,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确保金融机构的隐私权和商业秘密得到保护。

  3、不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随意出租或出借身份证件,不仅会泄露自身信息,而且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其金融诈骗、洗钱犯罪的“替罪羊”,产生不良后果。

  4、不出租或出借自己的金融账户、U盾等:贪官、毒贩、恐怖分子以及其他罪犯都有可能利用您的金融账户、U盾等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不出租或出借金融账户、U盾既是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也是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

  5、不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式提现是其最常用的洗钱手法之一,不少人因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却不知实际在为他人洗钱提供便利,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6、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当您开立账户、购买金融产品以及任何方式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时,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件到期更换的,应及时到金融机构对身份信息进行更新。(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宣)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