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作文花式“损”爸妈“损”的有特点是老师期望的 因为孩子写出了个性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杨雪娇 分享到 2019-11-25 16:12:06

  “这一届家长不好当!”学期过半,孩子们的作文写了好几篇了。而《我的爸爸妈妈》是孩子作文的永恒主题之一,孩子作文里的爸妈是什么样的?看完后,爸妈除了笑疼肚子,还不得不感慨:“这一届家长可真心不好当!一点点小毛病、小爱好,一不小心也会被娃写进作文里。”

  妈妈的爱好是让我写作业

  “我的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我和妹妹。爸爸的爱好是看电视,妈妈的爱好是看手机,妹妹的爱好是看动画片。我是一名小学生,爱好是看书。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儿子二年级时写的这篇作文,周女士特意拍照留念,忍住笑对孩子说:“希望你把爱看书的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转眼到了四年级,习作课《小小“动物园”》的课后作业,要求孩子“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回家读给家人听,请他们评评写得像不像。”

  “肚子都笑疼了!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发现我在孩子的作文中变了,连手机也不爱看了。这次他写道:‘妈妈像一只绵羊,每次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她都会帮助我们。她也特别爱睡觉,要是不上班的话,能睡到十点。要是上班,也睡到八点才起来……’”周女士哭笑不得,“这篇作文得给差评了!我哪有睡懒觉!天天上班,还是要打卡的,睡懒觉真是奢侈的梦想!”

  “我爸爸的爱好是让我好好学习,我妈妈的爱好是让我好好写作业,我的爱好是玩。”说到家人的“爱好”,翡翠学校一年级的张同学选择了“实话实话”,他的这篇“口头说说”小作文,给年级部的老师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跟前几天朋友圈里超火的那个小视频神似,那是深圳一所中学的运动会开幕式上,孩子们喊的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老师最想看“不一样的爸妈”

  那么,老师们在布置《我的爸爸妈妈》的作文时,有什么教学目呢?

  合肥翡翠学校的语文老师聂忠霞介绍说:“这类作文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写人类记叙文’的掌握,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选择典型事例,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去刻画一个独特的人。这方面,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很好的典型。”

  一篇作文布置下去,老师们的心里其实也是“满怀期待”的。

  “我对这类作文的期待主要是写出个性。希望孩子们能写出自己的爸爸妈妈,而不是所有人眼中共同的那种爸爸妈妈。”聂老师说,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习惯性地用一些相同的词汇去描绘爸爸妈妈。例如:妈妈有着圆圆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爸爸身材高大、工作辛苦。此外,选择的事例也是“似曾相识”的,如:妈妈关心自己,撑雨伞把自己淋湿了;发烧的夜晚,妈妈彻夜未眠、辅导自己的作业到很晚等等。

  “这些不是老师所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笔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不一样的,是属于自己的爸爸妈妈。”聂老师说,曾经她有一个学生,在写自己的妈妈时,就刻画出一个强势利落又不失温情的“女强人妈妈”形象,而且这位妈妈还特别爱美,常常在穿哪件衣服、戴哪件头饰之间选择,每天都会用不同颜色的口红。“有了这样的细节,人物一下就鲜活生动起来。”

  聂老师还记得,一个孩子经过指导后,写出妈妈进城后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深深影响了孩子,孩子于是鼓励妈妈多学习、多看书读报,帮妈妈和自己一起自信起来。“我觉得这样就很真实。这是很多老师最看重的一点。”

  【建议】

  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听是重要的输入

  笑归笑,放下作文本、乐过之后,爸爸妈妈们终归还要回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提升写作水平?资深语文老师,也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老师们强调,“写作文是从句、段、篇逐步进阶的,要尊重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要想孩子写好作文,首先要鼓励孩子自信表达,尊重孩子的表达内容。愿意动脑思考,乐于开口说话,是一件非常值得赞赏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格外注意保护孩子的表达热情。”

  同时,要注重听和说的训练。“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听是一种重要的输入,听的质量很关键。孩子听到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就是他的底色。”所以,家长应该重视亲子阅读,坚持给孩子读故事,重视和孩子聊天的质量;平日的交流中,要注重自己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词汇的丰富性。这样孩子听到的东西质量高了,说出来的自然也好。

  “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们要耐心陪伴孩子在故事中慢慢长大,让自己也更有童心。”聂老师坦言,“步入成年的我们,面对孩子,要重新找回童心。有了童心,在散步的过程中,在吃饭的餐桌前,在床头的台灯旁,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孩子玩编故事游戏。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听故事的,而在故事里长大的孩子,很少到了中高年级写不好作文的!”(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胡霈霖)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