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安徽抗洪一线
7月26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今年第20号汛情通告。通告指出,7月26日15时,长江干流大通站水位15.54米,超警戒水位1.14米;马鞍山站水位11.2米,超警戒水位1.2米。巢湖中庙站水位13.16米,超保证水位0.66米。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28.17米,超警戒水位0.67米;吴家渡站水位20.71米,超警戒水位0.41米。
通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振精神,坚决打好长江、淮河、巢湖流域“三线”防汛救灾攻坚战、持久战,持续强化预报预警、工程运用、巡堤查险、抢险固堤、人员转移、应急处突等措施,确保干流及重要支流堤防、水库、城市防洪圈堤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长江第3号洪水”已经形成 长江淮河巢湖紧急防汛
7月25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的命令。
据了解,当前,我省长江、淮河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巢湖超历史最高水位,受持续高水位影响,堤防防守压力加大,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据气象预报,7 月27 日前沿淮淮河以南仍多降水过程,防汛抗洪到了最紧要关头。为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抗洪攻坚战、持久战,确保长江、淮河、巢湖度汛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自 7 月25 日12 时起,我省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26日14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消息说,“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预计27日晚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在60000立方米/秒左右。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岷江、嘉陵江及向家坝至寸滩区间、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26日14时达到50000立方米/秒。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来水达到洪水编号标准。
巢湖中庙水位仍超保证水位0.66米 合肥降水量已突破历史极值
7月26日下午,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最新汛情通告。截至7月26日15时,巢湖中庙站水位13.16米,超保证水位0.66米;裕溪河巢湖闸(下)站水位12.91米,超保证水位0.91米;西河缺口站水位12.01米,超保证水位0.11米;兆河闸(上)站水位12.03米,超保证水位0.03米;杭埠河三河站水位13.17米,超保证水位0.67米;丰乐河三河镇站水位13.26米,超警戒水位1.88米;派河站水位13.28米,超警戒水位1.78米;南淝河三汊河站水位13.18米,超保证水位1.18米;柘皋河水位13.12米,超保证水位1.12米。3 座中型水库(岱山、霍集、下汤)超汛限水位。
此前,董铺水库已按规定泄洪,泄洪流量66.8立方米/秒;大房郢水库25日13时30分停止泄洪。董铺、大房郢水库已落至汛限水位以下。
2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气象台获悉,自6月10日入梅以来,截至7月26日1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829毫米,已超过常年梅雨量236%(为常年3.36倍),超过1991年(826毫米),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截至7月26日16时,今年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市区811毫米,肥东762毫米,肥西768毫米,长丰715毫米,巢湖812毫米,庐江1011毫米,最大庐江乐桥1377毫米。目前梅雨天数46天,已超过常年25天,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第4位。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未来几天合肥市有持续强降水过程,需防范强降水可能造成的局地内涝及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具体预报:27日:大雨,23~26℃。28日:中等雷阵雨,东南风3-4级,阵风6-7级,并可能有雷电活动,23~31℃。29日:雷阵雨转多云,25~31℃。30-31日:多云,午后局地有雷阵雨,24~33℃。8月1日:阴天,26~34℃。
我省受灾人口达840.2万人 国家再向我省调运防汛物资
7月26日,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入梅以来,我省出现多轮强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汛情发展快,险情出现多,灾害损失重。截至7月25日11时统计,全省16市95县(市、区)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840.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8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9.9亿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减灾救灾委紧急印发通知,对当前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强调。通知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统筹谋划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救助工作。要发挥各级减灾救灾委统筹协调职能,把确保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落实到位。
记者26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日前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再次紧急向安徽调运135万个编织袋、120万平方米编织布、13万平方米土工布等6类中央储备防汛物资,支持安徽抗洪抢险救援工作。
我省26日普降暴雨,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形势严峻。为打赢长江、淮河、巢湖抢险救灾攻坚战、持久战,3.3万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并肩战斗在安徽抗洪一线,加固堤坝、封堵管涌、处置隐患,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25日12时起,安徽省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东部战区安徽方向指挥组及时对接当地政府用兵需求,组织军地气象水文部门联合会商,研究兵力调动部署,做到“量情用兵、就近用兵、联合用兵”。
险情就是命令。指挥组从安庆、六安、铜陵、阜阳、淮南5个方向,向汛情严重的巢湖地区紧急调整任务兵力3000人,目前已全部抵达任务区域。
截至25日18时,安徽方向抗洪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已累计搬运物资1718吨,封堵管涌和泡泉1891个,填装沙袋715万余个,加固堤坝80公里,抢修道路60公里。
实习生 齐世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周梅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