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院 | 节约的不仅是粮食,还有环境资源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霞 分享到 2020-08-19 10:36:30

中国有很多关于餐饮节约的教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等。也难怪,民以食为天,吃是生存的第一需要,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大部分人能吃饱肚子都是一种奢侈,当然要抵制浪费。

1

生产力的提高导致生活水平的改善,从吃饱到吃好,对很多人都已经不是问题,于是,吃饭被附加了更多的意义。比如,请客多点几个菜,才能显得主人热情慷慨,客人也觉得有面子。比如,酒店里晚饭吃完,剩半桌菜扬长而去,换到大排档喝啤酒吃夜宵,炒菜烤串小龙虾仍是多多益善。如果有人指出太浪费,主人一句话就能顶回来:“我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自己的钱当然可以随便花,而且应该鼓励花,因为钱流通得越快,社会经济活力越足。但花钱和浪费是两回事,花同样的钱,点两个菜吃一个倒一个是浪费,点一个菜吃完再去看一场电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花出去的钱不会浪费,它只是在社会流通的链条上换了个口袋装着,但因为花钱把原本有用的资源变成垃圾,就是浪费。在固定的时间段内,社会生产的资源总量是固定的,倒掉一个菜,就意味着生产这个菜的劳动被浪费了,倒掉一个菜,传递到某个穷人头上,就意味着他可能要饿一顿。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浪费就是犯罪”。反过来,餐饮节约,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又能节约食品生产资源,还能减少厨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功莫大焉。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联合进行的抽样调研显示,我国每年仅城市餐饮浪费就达1700—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而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全世界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占世界总人口8.9%;由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底,饥饿人数或将新增8300万到1.3亿人。

数据提醒我们,仅仅能吃饱就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但幸运的我们不应该忘了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忍饥挨饿的人。拒绝餐饮浪费,等于在帮助这些不幸的人,让我们身体力行,从现在做起。

安徽商报融媒体评论员 陈卫华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