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院 | 捂紧你的钱袋子,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霞 分享到 2020-09-23 09:20:42

最近,合肥“鲁公大宅”装饰公司拿着业主的装修款 “颠儿”了!(详见本报今日报道)和短租公寓中介“暴雷”类似,装修公司跑路也被“传染”。今年4月,曾经广告铺天盖地的合肥盛腾家装突然关门;而在去年,合肥仅媒体曝光的装修品牌就跑了近10家,放眼全国更是屡见不鲜。

1

新闻不“新”,但每例个案背后都是大批进“坑”业主的真金白银,必须重视。创业经营不易,特别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但细细梳理发现,一些公司的“吃相”并不好看,自己先把“雷”给埋好了。

今年停业的盛腾家装,不到五年,名称、法人代表、投资方式等事项总计变更了将近20次。业主的定金流进个人账户,管理混乱+违规操作,风险全部由公司实体和消费者承担;而业务短期内迅速铺遍多省的“苹果装饰”瞬间垮塌,原因是资金链出了问题,本质问题是“盲目扩张”。

再看消费者的装修款,“鲁公大宅”的有些单子还没开工,业主就支付了合同额的70%,有些公司甚者是全额。一旦出现问题,血本无归。“全额付款有礼品”,“付款八成有折扣”,耳熟能详的惯用手段,先把资金拢到怀中。

预付卡、短租公寓、装修公司,“跑路”的顽疾就治不好?笔者认为,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市场淘汰,各个环节都要发挥自己的效力。合肥市曾出台家装行业信用分级标准,以信用评价来作为家装行业自律和行业准入门槛,并定期发布市场消费警示。显然,这些行业协会主导的举措还不够硬。目前,能否建立起类似房产的“资金监管”模式,是不少业内人士频繁呼吁的焦点,需要具有权威公信力的主管部门参与搭建。

作为普通消费者,考虑市场模式和行业监管有点远,但在亲戚朋友借钱都要琢磨两天的当下,有责任管好自己“钱袋子”,实在不必在签合同时那么慷慨地支付大额定金。否则,失去装修的监督主动权不说,也成了市场不正风气的参与者。

此外,低价套餐、霸王条款、打款陷阱,见到这类公司躲远点。毕竟,手握着钞票,还怕找不着人好好干活?

安徽商报融媒体评论员 禾雨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