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委员通道,信息量很大!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1-03-04 16:19:26

“委员通道”通民心,道民意。3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首场“委员通道”,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形式接受媒体采访。

“天问一号”5月到6月

择机着陆火星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说,天问一号正在火星轨道进行环绕探测,各项指标正常。截至目前,全球共开展47次对火星的探测,我们的天问一号起步较晚,但起点高,效率高。
包为民说,天问一号将进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将再创人类深空探测先河。天问一号到达火星后,将对预选着陆区“乌托邦平原”的地形地貌进行详查,对飞行走廊气象进行观测。天问一号将于今年五月到六月择机着陆火星,开展后续巡视探测。

我国粮食产量

连续6年超1.3万亿斤

图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生产量超过消费量,粮食够吃,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解决粮食问题,可谓难能可贵,但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不仅要让老百姓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北京冬残奥会

筹办进入倒计时

北京冬残奥会筹办进入倒计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介绍,我国冬残奥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千余人,参加冬残奥项目由2个拓展到6个。
图片
2016年以来,我国参加了59项冬残奥系列国际赛事,共获得38枚金牌,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轮椅冰壶队勇夺第一,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
张海迪说,运动员正在积极备战,希望大家为冬残奥运动员加油。

呼吁将1月20日

设立为国家急救日

2018年,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在“委员通道”提出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公共场所配置问题。在他持续的呼吁下,AED的布点正在重要公共场所快速密集铺开。
这一次,他带来了AED配置的新进展,他说,3年来,深圳在公共场所配置了AED,成功抢救了23个病人;杭州以立法形式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北京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现AED公共场所全覆盖。他还为北京市地铁点赞:“北京市地铁最近配备100多台AED,为北京地铁点赞。”
图片
他呼吁,推动心肺复苏普及,提升全民应急响应能力。并呼吁将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