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中冒出阵阵黑烟,作业时发出隆隆轰鸣,这或许是不少市民对重型环卫作业车辆的传统印象。9月23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经开区获悉,该区首批5辆新能源重型环卫作业车亮相合肥经开区,未来,该区将逐步淘汰传统燃油环卫作业车辆。
当天上午9时许,在合肥经开区蓬莱路上,一辆洗扫车开启提示音乐缓慢行驶,车身底部的两只自来水喷头呈现雾状喷射地面,车载扫把高速旋转将地面污迹除去,车辆驶过,路面恢复本色。“昨天还能听见环卫车的轰鸣声,但现在除了提示音乐,全程听不到其他噪音”,附近一家企业值班室的王先生忍不住为新能源环卫作业车点赞。
上午10点多,一辆标注“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的新能源收集车驶进合肥市蓬莱路江汽五村小区。驾驶员张师傅来到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把写着“厨余垃圾”的绿色垃圾柜拖到车尾,利用后压式翻转架,将垃圾柜轻松翻转进车里,垃圾入仓后,翻转架关闭,全程也没有异味。“以前,我们时常会接到投诉,说垃圾车收集垃圾的声音太大了。现在新能源车作业的时候就安静多了,居民甚至完全感受不到生活垃圾早已经分类运输了”,该区城管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合肥经开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有100多平方公里,环卫作业面积约1300多万平方米,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450吨,环卫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该局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区首批5辆新能源重型环卫作业车“上岗”,主要用于城市道路清扫。此前,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单位已全部使用中小型新能源收集运输车。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辆,新能源车辆具有零尾气排放的特点,很好地达成了碳中和的目标,并且机械运行噪音大幅度降低。
(通讯员 戴恒英 杨晓武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