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迎来“一周岁”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1-11-26 09:41:23

中德联手培养 新能源汽车技术骨干

◎关键词:大众学院 双元制

今年10月,29名刚毕业的研发工程师从合肥出发前往德国,他们将在大众汽车集团欧洲总部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这个中德两国合作的创新高等教育模式,已开始为新时代的汽车产业输送技术骨干人才。

今年7月,合肥学院、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共同建设大众学院,进一步探索面向更多产业、更多专业、更具复制推广操作性的“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该项目已列入教育部与大众集团的合作备忘录内容。

据了解,这一模式面向国内外高校开放办学,一方面选派教师赴大众集团挂职锻炼,参与生产过程、技术革新和管理等工作;支持大众集团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密切合作,完成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与省内外其他高校建立学分互换机制,允许其他高校学生参与大众学院相关课程学习,尽可能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同时,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与协同指导模式,推进校企师资融合贯通,加快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联合打造“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

“双元制高等教育根据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将相关课程在实践中应用的内容融入进行了融合开发,并实现模块化”,合肥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经过探索,合肥学院已将这一新模式从最初单一专业试点推广到12个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已在全校范围推广,受益学生近10000人次。从合肥学院逐步探索试点中德合作高校教育新模式开始,4年来,这一模式已成功完成培养并为德国大陆集团输送了30余名优秀工程师,就业率超90%,平均薪资较合肥学院其他专业毕业生高30%以上。

目前,大众安徽已从合肥学院选拔优秀学生赴德培训,毕业后将直接录用到试制车间工作。“大众安徽预计2023年一期投产,达产后年产能为36万辆,亟缺高级产业人才”,大众安徽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模式将为大众安徽精准定制、输送人才,保障项目达产,并将持续为大众安徽及其供应链培养人才,支持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QQ截图20211126094306

进出口货物到了码头可直接装船

◎关键词:船边直提 抵港直装

​进口货物和原材料的通关、提货效率,关系到企业生产效能、产品供货保障。如今,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先行先试的改革背景下,企业可以直接到海运码头停靠的货船边提货,出口产品的企业也可将集装箱直接拉到货船边装船,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双维伊士曼,是坐落于合肥经开区的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原料全部依靠海运进口。今年7月29日,装有该公司进口的一批二醋酸纤维素片的集装箱船抵港之前,该公司已按照新模式办理了报关等手续。7月30日凌晨,货船抵达合肥港。清晨5点多,在庐州海关关员的监管下,船上两个集装箱被吊装到合肥远洋国际物流公司在一旁等待的运输车辆上,经过消杀后直接驶入双维伊士曼公司。经计算,该“船边直提”首单作业全程耗时仅12分钟。

与“船边直提”同类的,还有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创新实施的“抵港直装”模式。试点企业合力叉车的出口货物,在新模式下运货车辆可直接到达码头船边,货物装船10分钟完成,从工厂到装船也仅用时2小时。而在以往,约需要5~7个小时。

经测算,两大新模式为企业节省了多次装卸的物流费用和人力成本,平均每标箱节省1000元。

而对于船运公司而言,原先需要在港口等待企业货物查验,多家企业集拼发货时,停靠时间可长达3-5天,严重拖延下游抵港时间,影响船公司的运行安排和船舶使用效率。“抵港直装”和“船边直提”作业监管模式下,船舶可实现即停即走,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提高同时间段内船舶运行频率,增加船公司收益。

“新模式将码头岸边作为海关监管场所,提升了通关验放的效率”,合肥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提前履行申报手续的情况下,进出口货物均可直接在码头实现快速通关验放,两大模式通过水陆无缝对接,实现了企业仓库与港口作业间货物的“零延迟、零等待”,大大提升企业通关效率,也减轻了港口码头堆存压力。该负责人表示,合肥经开区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新模式,拓展推广运用范围,对需要快速通关的危化品、鲜活冷冻商品等实施“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作业监管模式。

QQ截图20211126094248

跨境电商退货“一站式”完成

◎关键词: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

大促季,通过跨境电商购物成了很多消费者一年中购物的集中时段。但遇到需要退货的时候,却往往会因为进口商品海关查验、履行手续等流程需要等待。这一问题,如今在合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下得以解决,消费者等待退货退款的时间大大缩短,企业也免去了另租仓库等成本支出。

根据以往的退货流程规定,由于商品已完成了海关报关、查验等手续,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如办理退货,需要在综保区外额外租赁仓库、招聘人员,设置专用的退货仓库,在区外对退货商品进行理货及品质核验,以是否符合二次销售条件为标准进行分拣。分拣完成后,对于符合二次销售条件的商品向海关申请退货进入综保区,海关按规定退回所征税款并返还消费者个人额度。这样一来,消费者等待退货的时间较长,企业也需要增加不少的成本支出。

今年9月,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在庐州海关的支持下,开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允许消费者直接快递退货包裹至综保区,在区内完成退货商品的理货、分拣、退货申报、重新上架等操作流程,“一站式”完成全业务退货流程,比原来的区外模式压缩退货时间5~10天,减少了因超过30天申报期限而无法完成退货流程的情况,实现了企业集约化作业和海关合理监管,有效降低了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成本并缩短整体退货时间,更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据介绍,在安徽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背景下,在新业务模式下,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全年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今年预计将突破300万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