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院 | 谣言猛于疫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霞 分享到 2022-04-01 09:43:08

上海这两天很忙,不但忙着抗疫,还忙着辟谣。什么有人坐皮划艇从浦东偷渡到浦西啊、浦东有人跪地聚集啊、浦东有人撒钱后跳楼啊,纷纷都被证实是谣言。据不完全统计,传播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的谣言,这几天已经连续辟谣七八条。这些谣言,有些是凭空捏造,有些是移花接木,有些是时空挪移,有些是张冠李戴,既有粗制滥造的,也有精心“高仿”的,令人或者啼笑皆非,或者防不胜防。

无独有偶,前几天国家网信办也指导多家网站平台查明了一批关于东航坠机事件网络谣言的首发情况。

可见,哪里有焦点事件,哪里就有谣言丛生。不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抗疫大局,还是百余条鲜活生命逝去的惨痛空难,对于造谣者来说,都只是他们手中启动造谣机器的燃料。他们兴奋地躲在屏幕后,轻击键盘和鼠标,就完成和发送出一个个谣言。如果说真实信息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那么谣言在满足造谣者蟑螂一样阴暗肮脏心灵的同时,也在极大地消耗着全社会的诚信和善意。

目前上海的处置办法是一方面辟谣,一方面提醒公众造谣需要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网信办则是清理信息、处置账号、解散话题,并表示“首发账号已被相关网站平台依法依约予以关闭禁言处置”。

网络时代的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其破坏社会公德、践踏社会法制的危害尤甚。如果说传谣者信以为真还情有可原,那么造谣者刻意造假就是罪无可恕。因此,治理谣言,首先要加强对谣言的源头——造谣者的法律制裁。如果现行法律对造谣者的惩罚力度无法匹配其造成的破坏,立法机关还应该通过修法加大对造谣者的惩处力度,以确保“罪罚相当”。

谣言猛于疫,谣言猛于灾,全社会必须形成系统性合力,做到有谣必究,治谣必严,使造谣者“望谣却步”,才能换来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才能打造一个真诚和谐的互信社会。

安徽商报融媒体评论员 大虫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