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为何要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增设法律团队?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周霞 分享到 2022-04-26 10:07:47

有件事情,今天必须要点个赞。

4月24日,合肥市召开第32次市疫防工作视频会商会,为合肥市疫防指挥部增设了一个法律顾问团队。未来,在合肥抗疫中,整个法律团队将加强对指挥部发布通告的合法性审查。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之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当下,尽管每天可能有一万件事情要做,但心中依然有一根法治之弦,这是一种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性的体现。

一支法律顾问团队,“文”不能流调,“武”不能封控,但增设它却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在合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科学有序防控的前提依然是法治。这一点,政府的头脑很清醒。

中国人常常说:“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

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非常”的边界在哪里?唯有求诸于法。

在疫情防控战中,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与个体权益的关系?个体又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让渡个人的权利?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也只能求诸于法。

某些地方或个人以疫情防控的宏大背景,肆意扩张防控权力,滥用针对具体事件处置上的自由裁量权。如何辨别这种“滥用”?依然只能求诸于法。

乃至于,我们每个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底线和原则,权利和义务,都必须要求诸于法。

“法者,治之端也”。如果法治思维不能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则必然会把城市推向无序的深渊。实际上,每一篇《通告》、每一次流调、每一次封控、每一次处罚,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法律体系在支撑。你看不到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刑法》都各司其职,像巨大的山石,沉重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从这个角度出发,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和加强涉疫政策合法性的审查是一体两面,矛盾而又统一。我们运用法治的力量,实际上维护的是共同的利益。如果以后有机会回溯,在疫情期间引入法律顾问来“自我约束”,将是城市治理的一个范例,是一种进步,也蕴涵着宝贵的精神传承。

安徽商报融媒体评论员 梁巍  周霞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