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陈先生患有慢性疾病,一直被疾病折磨,偶然接到自称是电台养生节目里某知名“专家”的电话。对方称自己配制的药可以治疗陈先生的疾病。陈先生经常在广播里听“专家”讲课,有一些印象。起初,陈先生是有些怀疑的,但经不住“专家”不断地嘘寒问暖,加上想要治好疾病的迫切心情,让陈先生彻底放下戒备,开始买来电“专家”推荐的药。
陈先生花费2万余元进行购药,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不太想继续购买。对方见状,又开始谎称国家有优惠政策,可为陈先生报销70%的医药费,但前提是需要先缴纳20%的税,这样报销的钱和药品才能给出。经不住诱惑,陈先生又给对方转账4700元。迟迟等不到报销款和药的陈先生多次打电话给对方,均无法取得联系,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报警求助。
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人员发现涉案犯罪团伙对每个老人的诈骗模式基本相同,其人员有分工且销售话术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利用老人治病心切,冒充“专家”问诊,骗取老年人信任来推销。
本案涉案犯罪嫌疑人均受到法律的惩罚,7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至四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相应罚金。庆幸的是,经不法分子积极退赃,受害老人挽回了全部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老年群体本身存有闲置资金,加上子女多数不在身边,防范意识不高,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同时,部分“看病难”的问题,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冒充知名专家,利用诈骗话术嘘寒问暖以降低戒备,通过推销“药品”等来骗财,期间观察老人的响应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变化“战术”,总之,不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榨干老年人的积蓄。
庆幸的是,上述案例中受害老人都追回了财产,而且没有因吃了“药品”出现不适或加重病情的情况。但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运,所以看病还是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平安养老险安徽分公司提示您:在遇到推销时,不要轻易相信对方。老人可以征求子女意见或向派出所等有权机关进行核实;同时,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多沟通,讲解电信诈骗的手段和应对方法,防止老年人被不法分子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