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养老险安徽分公司提示您以案为鉴
来源:安徽商报合肥网 责任编辑:王青青 分享到 2022-06-10 16:54:09

案例背景

杨某某、左某某为某公司的股东和实际管理人员。该公司自2021年2月起以开展大数据业务为名,从事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活动。杨某某、左某某以该公司名义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吸引买家。刘某等四名销售人员负责同买家进行沟通,确定买家需要的个人信息类型、数量及单价。杨某某根据买家要求向上家购买个人信息后进行归类、建模,再由刘某等四名销售人员将个人信息文档发送给买家。左某某在此过程中负责收支买卖款项。经查,自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该公司共售卖公民个人信息100万余条,非法获利20余万元。

人民法院判决:杨某某、左某某及刘某等四名销售人员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拘役三个月至有期徒刑四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违法所得予以全部追缴。同时,还被判令在省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删除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杨某某、左某某被判令各支付赔偿金7万元。

启示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与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息息相关。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将威胁公民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甚至成为诈骗、盗窃、敲诈勒索等严重犯罪的帮凶。

所有有机会接触公民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要真正做到知法、守法、畏法,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一旦触犯法律法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