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这是个撕裂的时代,同样一件事情,有人看出光明,也有人看出黑暗,有人踩,也有人赞。不过,隔三岔五也会有一两件事情冒出来,让原本撕裂的人群站到一起,共同欢呼或共同愤怒,并且彼此点头致意:原来,我们的认识和立场也有一致的时候。这个一致,其实就是三观的底线。
这两天,就有这样一件触及底线的事情发生,让大家又站到了一起。6月10日凌晨2点多,唐山市某烧烤店多名男子极端暴力地围殴几个女人,事件的起因竟是其中一个男人骚扰其中一个女人遭到拒绝。深夜的烧烤店灯火通明食客众多,但丝毫不妨碍一群流氓熟练地作恶犯罪,然后扬长而去。他们的眼里没有人群只有欲望,他们的心中没有法律只有暴力。
现场视频被发到网上后,迅速占领了各个新媒体平台的阵地。如果要从这次令公众集体愤怒的事件中找一点意义,那么至少有一点不可否认:公众的三观底线正在统一。很少人再提受害者有罪论:说女孩子不应该深夜出门,说那么多女性为什么偏偏骚扰你;很少人再为嫌犯辩解:说他们本来只是想开个玩笑结果被激怒,说他们只是酒喝多了一时冲动。偶尔有个把网友稍稍表露出类似意思,马上就迎来铺天盖地的批判。这种三观底线的统一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如果要从这次令公众集体愤怒的事件中找一点遗憾,那就是现场那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但是好在有人劝了架,有人报了警,有人拍了视频,有人上传网络。
至于见义勇为,有些网友如此分析:我们的法律对见义勇为者并不友好,往往依据结果来执法,一个恶人故意伤害别人结果被制止,一个好人见义勇为制止恶人结果造成对方受伤,法律惩罚的往往是那个好人。
也许网友分析的不是普遍现象,但是现实中肯定存在,比如2018年发生在昆山街头的“龙哥”持刀砍人被“反杀”事件,就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也是因为舆论发酵,反杀者才从被定罪改为正当防卫无罪释放。保护自己尚有如此风险,何况保护他人?只有法律给予好人更大空间更多宽容,才会涌现出更多平民英雄,恶人行恶之前才会有更多的忌惮。
6月11日下午,9名嫌犯已经全部被抓获归案,给这次恶性事件的处理开了个好头,但后续如何执法才能既合乎法律又能满足公众对正义的渴求,还将考验唐山市执法部门。
平安取决于法治,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全国范围长期的执法中,我们的导向是否需要修正,甚至法律本身是否需要修改,这些都可以讨论,都需要智慧。如何利用法律之剑奖善惩恶激浊扬清,把安全感还给人民群众,是执法部门的必考答卷,而阅卷的公众正瞪大双眼。
■ 安徽商报融媒体评论员 大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