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需谨慎,代理退保风险高
来源:安徽商报合肥网 责任编辑:王青青 分享到 2022-08-08 16:29:15

安徽商报合肥网讯   王先生因近期资金周转需要,于是自己通过某借贷平台申请了借款,但王先生资质不够无法从银行直接借到钱。借贷平台提示,购买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增信从而提高放款成功率,于是王先生点击了同意,通过投保个人借款保证保险,获得了金融机构的一笔贷款,终于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为公司迎来了柳暗花明。不过,王先生也很想知道,为什么贷款还要买保险?这算不算强制搭售呢?

一、借款保证保险解读:

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是以借贷关系为承保基础的一种保证保险产品,它主要涉及三方主体,即:借款人(投保人)、保险人(保险公司)、出借人(被保险人)。其功能是为有融资需求的借款人提供增信服务,为出借人的资金损失提供风险保障,以提高借款人(即投保人)的贷款成功率。该保险以借款为前提,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故不属于强制销售或捆绑销售。

二、贷款保证保险政策支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29号文)中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向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保证保险、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

宝鸡的王大哥曾申请贷款用于扩建饺子馆,并通过投保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增信。近日,王大哥流动资金紧张,还款有压力,看到网上代理“全额退保”、“全额返息”的广告,王大哥有些动心。保险起见,王大哥先去咨询当地媒体,得知自己差点就陷入“代理退保退费”的圈套。

当前,一些机构或个人诱导投保人退保牟取不当利益的主要做法:

一是向投保人出售“投诉技巧教程”,赚取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

二是诱导、强迫投保人签订“代理维权服务协议”,预先收取费用或者承诺成功逃费、逃债后收取提成;

三是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不实退保、退费、退息、免债等信息,虚假承诺、招揽投保人以获取不当利益。

投保人要关注上述行为可能引发的个人信息泄露、遭受诈骗、经济受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等风险。

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

(一)谨慎理性办理退保,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防止上当受骗,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的原件或复印件转交他人,不要轻易向他人发送移动支付二维码、网银验证码。对金融交易存在疑义的,请选择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热线、登录官网、线下营业网点咨询等方式核实业务真实性。

(三)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直接拨打保险公司投诉热线,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也可以申请调解或通过仲裁、诉讼等其它途径解决。

供稿:平安产险安徽分公司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