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装满矿泉水、柠檬茶等各式饮品的冰柜摆放在店门口,一名环卫工拿着滴着水珠的饮品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穿着黑色上衣,剃着寸头,戴着墨镜的娄开胜“看着”墙面,热情地和大家打着招呼。大厅里4张诊疗床一字排开,墙上陈列着3幅锦旗。娄开胜的徒弟陶成也是一名盲人,他正娴熟地用手肘为客人推拿。
“高温来临我店空调12小时开放,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纳凉避暑之所,并免费提供矿泉水。”在“中国好人”娄开胜的“胜芸盲人推拿培训中心”门前贴着这样一份启事。店老板娄开胜是一位盲人,8年来他和妻子一直自费为周边环卫工提供冰饮。如今的按摩店已成为环卫工消暑的“纳凉驿站”。
抗争命运 学习一技之长
10公里外,便是娄开胜原来的家。
1985年2月,娄开胜出生在马鞍山市博望区。一出生,他就被发现患有眼球颤抖和先天性白内障,辗转多个城市的大医院后,医生给出了同样的结论:无法治愈。到了读书年龄,村里的同龄人一个个背着书包走进了学堂,娄开胜只能默默承受“寂寞”。“我不能成为父母的累赘,要养活自己。” 2003年,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残联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市残联推荐他去芜湖一家盲校学习盲文和推拿技术。“到那里,我每天学习文化知识和推拿,找到了一群好朋友。”年轻的娄开胜变得开朗了。
盲校毕业后,在马鞍山市残联的帮助下,娄开胜继续背着书包,来到马鞍山市中医院学习按摩。2008年,娄开胜来到了马鞍山一家盲人按摩康复中心从事按摩,并取得了按摩师资格证书。“我在那结识了妻子,有了双胞胎儿子。”
立业自强 免费传授技艺
经过学习实践,娄开胜的按摩技术越来越成熟,于是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2013年,娄开胜在丹阳镇开了一家“盲人推拿培训中心”,生活渐渐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奔去。
据娄开胜回忆,刚开业的那一年,因为资金紧缺,他将新房里的电器全部搬到了店里。“第一个月,店里没有客人,妻子很担心。”但所幸凭着娄开胜的好技术带来的好口碑,客人越来越多。
在娄开胜店门口贴着一张写有“常年招聘学徒;残疾人、下岗工人优先”的启事。
开店10年来,娄开胜先后免费培养了30多位盲人学会按摩,除了省内马鞍山、安庆、池州等地的学员,还有一些来自河南、山西等地的盲人。有3位盲人学成回去后开了自己的按摩店,每当听到他们成功的消息,娄开胜都像自己开店一样高兴。
“我自己是残疾人,我认为我们只有学个手艺才有出路,不学个手艺哪能娶到老婆。” 娄开胜说,来学习按摩的人,家庭条件一般不会很好,所以他决定免费教徒。
娄开胜有一名从新疆伊犁慕名而来的徒弟傅诗杰。他自幼失去父母,双眼失明,肢体残疾。2019年他了解到娄开胜正在免费招收学徒,于是赶来拜师。自此,师徒二人结下了缘分。傅诗杰跟着娄开胜学了两年半,吃、住都在店里。学有所成后,他又回到了家乡,和师傅一样,开了一家推拿店。陶成则是在去年9月份来到了娄开胜的店铺,“我现在每天都住在店里,学完之后,我还想跟着师傅继续干下去。”
传递大爱 当选中国好人
2019 年,娄开胜入选“中国好人榜”。
“他没得讲,他对我们很好。”今年61岁的陈大姐已经在附近干了6年多的环卫工作。陈大姐从事环卫工作之初,便知道附近有娄开胜这样一位好心人。“小娄会招呼我们,阿姨,你们要喝水,自己拿,来这里面休息休息。”
娄开胜的父母曾经是一名环卫工人。据娄开胜回忆,2014年的一天,他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有一个好心人给他送了一瓶水,父亲非常感动。“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每个月平均能送出30箱水。” 娄开胜说道。从2014年起,他每年在7月至10月份,都会买好矿泉水,免费提供给当地的环卫工人。2016年,当地遭遇洪涝灾害,他一次性捐赠价值6000多元的物资,并每天为受灾群众安置点送上盒饭和矿泉水等。“有时候,乡下的环卫工人,也会从我这儿拿水带回去给同事们喝。”
2021年,妻子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如果我不送水,可能会省一点钱给她当营养费,但是只要我店开一天,我就要把爱心一直传递下去。”娄开胜说,大宝告诉他们说自己想当医生,长大把爸爸妈妈的眼睛医治好。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常诚 何婉惠 通讯员 朱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