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大别山区,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比较常见的有画眉、红嘴蓝鹊、黑鸢、大嘴乌鸦等,还有著名候鸟中华秋沙鸭、蓝喉峰虎等出没。但有一种鸟——大别山勺鸡,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勺鸡,因体形像勺子而得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0个亚种,我国有5个亚种,其中,安徽大别山亚种(安徽亚种)勺鸡,由于其机警、胆小,藏于深山,一直没有受到鸟类摄影师的关注,影像资料也比较少。
皖西大别山勺鸡主要分布在霍山县,金寨其次。与其它种勺鸡的区别在于,它的颈侧羽毛为纯亚麻色,而别的勺鸡颈侧为黄色羽毛,勺鸡喜欢振翅,一是用声音宣布这里是自己的地盘,二是将紧缩戒备的身体放松一下。观察勺鸡,它挺胸凹肚,扇动翅膀,发出扑扑的声音,再凸肚收胸,畅意做一个舒胸运动。
勺鸡以栗麻色的羽毛作伪装,遇到情况即保持不动,就地观察,能忍半小时保持泥塑菩萨状!如果“敌人”实在靠得太近,它就撩开大长腿,一头钻入草丛,逃之夭夭,很少用翅膀逃生。
不久前,为了拍到清晰的勺鸡照片,摄影师温耀东和张红兵在一处勺鸡出没地蹲守了三天,终于拍到了一组珍贵的勺鸡影像。
温耀东 张红兵 文/摄
本版协办: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投稿邮箱:979174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