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合肥中秋诗会在包公园清风阁成功举行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09-27 21:34:45

又赏一轮中秋月,相约云聚在此时。9月27日晚,由中共安徽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合肥市委统战部、中共合肥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指导联合指导,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统战部、包河区文化和旅游局、FM98.8合肥故事广播等主办的“庐州月 云聚在此时”2023合肥中秋诗会在合肥包公园清风阁举行。包河区的全国省市道德模范以及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劳模工匠、三八红旗手以及在肥的包公后人代表、部分高校和台胞台商参加。

合肥在历史上是南北水运交汇之地,物流发达的古都会地、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历经千百年,发展成为今天“科里科气”“文里文气”的新一线城市,因为水、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城市特色。

据介绍,本届诗会创造性的将合肥清风阁整体融入演出情景之中,演员是画中人,观众也成为画中景,以水为线,以包公故事为点,共分为“古都会地群贤至”“香花墩上意气发”“风清月白忠孝全”“风举云摇踏征程”四个篇章。开篇一部《水映月》,用数实结合的方式,AI人物包包和月月从线上来到线下,开启了诗会的序幕;《跟着古诗品合肥》让市民跟随古人的诗句,去领略千年合肥的唯美与励志;情景朗诵《明月几时有》里古人与今人、诗朗诵和徽京剧的穿越对话,亦诵亦戏,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试听感受;《香花墩上学风传》《忠孝廉爱家国情》用包公后人的讲述,演绎出包公少时求学立志,出仕忠孝为国、廉爱为民的精神,描述出海峡两岸对包公文化的共同追求;一批本土知名诗人创作的作品《长江三角洲,一把洒金的折扇》《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行走合肥》等轮番上演,表现出新时期诗人的有为和敢为。

来自台湾屏东的陈孟廷同学第一次参加活动,他兴奋地说:“终于到了包公的老家了,在我的老家有句谚语:耕作著识路,田园著照顾。就是劝人工作学习要认真勤劳,合肥也有很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参观了包公小时候读书的香花墩,我希望将来毕业以后可以留在这里,融入这里

“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包惠琴老人是包公第33代孙,她说:“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但是上一辈做到,以后辈辈都要做到,作为包家的子孙要将包公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现场观众表示:“随着合肥科技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土艺术精品。本届诗会充分将艺术与文化,传承和现代融合,在艺术上是精品,在思想上是教育。让我们即感受中秋佳节的浓浓的团圆氛围中,也加深了对合肥历史文化了解,增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诗会的最后,在合工大学生的青春歌声中唱出了云聚此时的欢乐和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作为包河区、合肥市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中秋诗会已连续举办5届。诗会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合肥文化定位的更深挖掘,与时代的脉搏呼应,与百姓的生活共融,与合肥最自豪、最先进、最潮流的精神气质同频共振、融为一体。

有着2000年历史的古都会合肥,以诗歌的名义,举杯邀明月,共同祈祷中华民族国泰民安,团团圆圆。

(通讯员 郝梦瑶 包育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