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安徽省首家“美丽工坊”在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正式揭牌。未来,该“美丽工坊”将通过开发就业岗位、培训赋能等方式,改善残疾妇女就业环境,实现就业增收的梦想,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层层培育、推荐和选拔,推出100家“美丽工坊”,辐射带动1万名以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
据介绍,此次在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挂牌的“美丽工坊”是全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作为此次“美丽工坊”项目的承载单位,蜀山区阳光家园托管中心通过全方位覆盖心理辅导、生活自理技能提升、文化娱乐活动、个性化康复训练、职业路径规划及就业扶持等多维度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全面而贴心的支持。
今年50岁的张先珍刚刚从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退休,临退休前,中心特意为她举办了退休仪式。张先珍在30多岁的时候患上了精神疾病,不仅工作没了,还与丈夫离异。独自带孩子的她,省吃俭用,生活困难。2020年,蜀山区阳光家园托管中心一成立,张先珍就前来就业,每个月固定收入最少能达到2000元,大大缓解了她的经济困难。
“我们为每一位残疾员工都按时缴纳社保,充分确保他们的权益。”蜀山区阳光家园托管中心五里墩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负责人张梅介绍,截至目前,阳光家园托管中心已成功安置辖区113名残疾员工就近就便就业。并依据其残疾程度科学分组,实现不同程度残疾人灵活就业。
“美丽工坊”正式揭牌,标志着残疾人朋友们拥有了更加专业、更加贴心的就业环境。“我们将把‘美丽工坊’项目作为帮助残疾妇女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载体,强化技能培训和品牌宣传,确保‘美丽工坊’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可持续开展。”蜀山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和特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带动更多残疾人参与“美丽工坊”项目,实现就业增收。
(李炜建 孙雨静 季云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