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一大早,伴随着挖掘机“炮头”敲击的咚咚声,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韩洼老郢城中村危旧房搬离工作进入最后的攻坚扫尾阶段。现场的挖掘机拆除东北角下剩的自建房,消除这里的安全隐患。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5月9日从合肥市包河区获悉,截至8日,合肥韩洼老郢城中村的隐患自建房已基本拆除完毕。据规划,未来地块将成为扩建合肥曙光小学的教育用地。
5月7日拆除现场
据介绍,合肥韩洼老郢城中村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户数83户。从4月15日拆迁砸下“第一锤”,到5月8日基本完成拆除,仅用24天。“没想到会这么快!”住在这里40多年的居民朱仁梅说,韩洼老郢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村民们盖的自建房,房屋建筑密度大、道路狭窄,居住环境差,安全隐患较大。危旧房搬离工作启动后不久,朱仁梅一家就交房搬离了。刚开始,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难舍旧宅,一时舍不得搬,朱仁梅便主动做起家里老人的思想工作:“政府也是为我们着想,这里环境太差了,搬迁以后可以搬到环境更好的小区住!”遇到还在犹豫观望的邻居,朱仁梅也会主动当起宣传员,介绍搬迁的好政策,与社区干部一道推动搬迁工作。雨天漏水、线路老化、下水道经常堵塞……城中村自建房的这些问题曾让居民胡晓韦发愁,得知这里搬迁后将成为教育用地,胡晓韦满怀期待:“希望这里的美好蓝图早日成为现实。”
5月7日拆除现场
为加快推进韩洼老郢的危旧房搬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合肥市包河区征收办、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组建了交房组、政策解释组、环境整治组等10个工作组,昼夜奋战、上门入户宣传政策、解疑释惑,与辖区群众一道,全力推进韩洼老郢城中村危旧房搬离工作。“居民们很支持,很快就交房搬离了。”合肥市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党委委员、社居委副主任朱艳介绍,韩洼老郢城中村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有的搬离的时候遇到租房难问题,社区安排部分老人住进辖区的老年公寓;有的老人搬家的时候缺人手,街道社区干部充当搬运工;有的家庭在搬离时出现内部矛盾,干部们就充当调解员……
社区干部帮居民搬家
“让城市得更新、民生得改善、群众得实惠。”韩洼老郢城中村只是合肥市包河区城中村危旧房搬离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对合肥周谷堆、小冲、马冲等多个城中村的危旧房搬离工作正稳步推进中。4月15日至5月7日,该区共交房714户、约18.36万平方米,完成总任务量的20.97%。【图片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提供】
(通讯员 叶玉庭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