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出动“紧急救援”?合肥开展地震救援演练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5-09 16:59:22

伴随着急促的警报声,一架警航直升机在肥西县上派镇滨河公园缓缓降落……全国第十五个“防灾减灾日”到来前夕,5月9日上午,2023年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暨合肥市第八个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正式拉开序幕。现场开展多科目地震救援科目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演训、地震监测、应急救援装备展示等活动,向市民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震减灾。

直升机出动

为地震救援提速

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五个“防灾减灾日”,5月6日-12日为全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5月份还是《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确定的全市第八个“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

在活动现场,防震减灾成果展示区、防震减灾咨询台、应急救援队伍演训区、地震监测、应急救援装备演示区、重型装备展示区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咨询。

在直升机救援演示环节,来自合肥市公安局警航大队的一架直升机在急促的警报声中缓缓降落,“地震现场工作队工作人员”迅速走下飞机,开展工作。“地震中受伤的伤员”也通过直升机迅速转运赴医院救治。

合肥市地震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高红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此次活动出动警航直升机开展地震救援科目演练,在全省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中尚属首次。地震发生后,房倒屋塌、交通中断,此次设定的第一个演练科目就是直升机紧急运送地震现场工作队队员赶赴震中,开展地震流动监测、灾害调查、烈度评定等应急处置工作。

直升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高红介绍,现场还演示了由直升机利用空间优势和科技力量模拟图传灾区灾情图片,为科学决策及下一步应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以及模拟运送伤员赴医院救治。

防灾演练做细做实 

地震发生时才能从容不迫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近年来,随着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群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地震发生时,“教科书式疏散”频频上演。

“练与不练,肯定不一样。”合肥市地震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高红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汶川地震中有学校实现了“零伤亡”,长期坚持师生地震应急演练发挥了重要作用。合肥市在国内较大城市中第三个完成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立法,《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在全国首创,明确每年5月为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明确要求学校将防震减灾教育作为安全教育重点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地震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学校的意识也非常强,很多学校‘开学第一课’就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高红介绍,防震减灾宣传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合肥市近年来在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在社区、超市等场所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下一步还将在更多基层场所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希望在‘年年讲、年年做’中把预防做细做实、把应对做精做快。只有这样,在应对突发地震灾害时才能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