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日的清晨,大人们用麻绳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村庄里的人都要轮流坐在上面称重量。先称孩子,孩子们性子急,一个接着一个,爬上凳子,双脚悬空。秤砣要往外捋,只能增重,不能减轻,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五十年前的孩童时,在老家潜山市逆水村过立夏节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天柱山古籍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每年5月5日或6日是立夏,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夏季开始。此时,天柱山温度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作物疯长。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祖先观察,立夏节气中,天柱山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在潜山作为古皖国国都时就已确立,古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气。这天,王者要率文武百官到城之南郊去迎夏,举行祭祀仪式。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周朝时,朝廷要派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明代民间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称人、烹新茶等俗。
天柱山时兴尝新,是指立夏时品尝时令鲜物,如茶叶蛋、青梅、樱桃、鲜蚕豆、鲥鱼、乌米饭等,成了人们打牙祭的时候。“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是说立夏时吃咸鸭蛋,就不易产生身体疲劳食欲减退现象。在老家逆水,孩子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于吃,而是先来比一比、斗一斗。斗蛋规则简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胜者就是“蛋王”。蛋斗破了,也不生气,就把它吃了。“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女孩还要吃带壳的豌豆,因为豌豆荚形如美目。
在黄柏、水吼乡下,立夏日吃桑葚、野草莓,其味甜中带酸,桑葚形似肾,又葚与肾谐音,谓之以肾补肾强肾壮腰。立夏吃年糕,糕与高谐意,预兆作物丰收高产。立夏忌坐门槛,乡下把门槛拟作关口,说坐了会过不了可能降临的关口,平时则不计较。采野果小孩最喜欢,平日父母严加管束,但立夏日例外,父母怂恿去采,小孩如出笼小鸟。如今,都认为野生食物越野越无污染,在立夏边常见勤劳的乡下人,挑着墨紫臃肿的桑葚和玉润珠圆的野草莓,串街过市的叫卖,颇受青睐。
秤人风俗的由来,天柱山民间有两个版本,都与刘备儿子阿斗有关。一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德服人,孟获心服口服。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看望蜀主一次,正好是立夏,孟获当即去拜,从此每年此日都来。晋武帝灭蜀掳走阿斗后,孟获依然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并秤重量,以验证是否被亏待。并扬言若亏待,就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也就不敢欺侮阿斗。从这一传说中可看出人们对“清静安乐”生活的向往,因立夏秤人带来福气,人们也就借此祈求上苍带来好运。一说孙尚香回江东时,刘备让她带上阿斗,便于照料。过段日子,赵云奉命过来探望,正是立夏,孙夫人当面给阿斗秤了体重,说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由此表示对这后儿子的精心照顾。此说法传入民间,就逐渐演变成,这一天称了体重,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立夏后养生以养心为重,天柱山老中医推荐三种运动强健身心:早起花间走,颐养心神;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晚归梳经脉,预防中风。由于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丢失,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应多进稀食。如早晚进餐食粥,午餐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可加些荷叶或绿豆,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利尿等作用。夏季的营养消耗大,而炎热又影响人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清淡,还要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忙夏春已逝。站在立夏的门槛上,是否应该反思昨天、梳理今天、计划明天呢?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一个成熟的金秋!(储北平)
立夏日的清晨,大人们用麻绳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村庄里的人都要轮流坐在上面称重量。先称孩子,孩子们性子急,一个接着一个,爬上凳子,双脚悬空。秤砣要往外捋,只能增重,不能减轻,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五十年前的孩童时,在老家潜山市逆水村过立夏节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天柱山古籍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每年5月5日或6日是立夏,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夏季开始。此时,天柱山温度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作物疯长。 “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祖先观察,立夏节气中,天柱山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在潜山作为古皖国国都时就已确立,古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气。这天,王者要率文武百官到城之南郊去迎夏,举行祭祀仪式。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周朝时,朝廷要派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明代民间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称人、烹新茶等俗。 天柱山时兴尝新,是指立夏时品尝时令鲜物,如茶叶蛋、青梅、樱桃、鲜蚕豆、鲥鱼、乌米饭等,成了人们打牙祭的时候。“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是说立夏时吃咸鸭蛋,就不易产生身体疲劳食欲减退现象。在老家逆水,孩子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于吃,而是先来比一比、斗一斗。斗蛋规则简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胜者就是“蛋王”。蛋斗破了,也不生气,就把它吃了。“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女孩还要吃带壳的豌豆,因为豌豆荚形如美目。 在黄柏、水吼乡下,立夏日吃桑葚、野草莓,其味甜中带酸,桑葚形似肾,又葚与肾谐音,谓之以肾补肾强肾壮腰。立夏吃年糕,糕与高谐意,预兆作物丰收高产。立夏忌坐门槛,乡下把门槛拟作关口,说坐了会过不了可能降临的关口,平时则不计较。采野果小孩最喜欢,平日父母严加管束,但立夏日例外,父母怂恿去采,小孩如出笼小鸟。如今,都认为野生食物越野越无污染,在立夏边常见勤劳的乡下人,挑着墨紫臃肿的桑葚和玉润珠圆的野草莓,串街过市的叫卖,颇受青睐。 秤人风俗的由来,天柱山民间有两个版本,都与刘备儿子阿斗有关。一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德服人,孟获心服口服。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看望蜀主一次,正好是立夏,孟获当即去拜,从此每年此日都来。晋武帝灭蜀掳走阿斗后,孟获依然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并秤重量,以验证是否被亏待。并扬言若亏待,就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也就不敢欺侮阿斗。从这一传说中可看出人们对“清静安乐”生活的向往,因立夏秤人带来福气,人们也就借此祈求上苍带来好运。一说孙尚香回江东时,刘备让她带上阿斗,便于照料。过段日子,赵云奉命过来探望,正是立夏,孙夫人当面给阿斗秤了体重,说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由此表示对这后儿子的精心照顾。此说法传入民间,就逐渐演变成,这一天称了体重,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立夏后养生以养心为重,天柱山老中医推荐三种运动强健身心:早起花间走,颐养心神;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晚归梳经脉,预防中风。由于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丢失,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应多进稀食。如早晚进餐食粥,午餐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可加些荷叶或绿豆,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利尿等作用。夏季的营养消耗大,而炎热又影响人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清淡,还要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忙夏春已逝。站在立夏的门槛上,是否应该反思昨天、梳理今天、计划明天呢?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一个成熟的金秋!(储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