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科学家”能否打开崭新未来?200名青年科学家合肥研讨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05-12 11:31:45

世界,正在经历智能化的洗礼,机器不断侵入科学家的领地,机器科学家,能否打开新的科学未来?5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机器科学家雁栖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幕。该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举办的青年科学家高端学术论坛,以“启迪、探索、突破”为主题,立足于基础科学研究突破、推动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三大任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汇聚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研讨和鼓励争鸣,促进源头创新和前沿交叉,凝练提出前沿研究重大科学问题。

据介绍,机器科学家集聚了多学科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如化学化工、计算机、信息学、软件、生物医学、材料学等,能够极大地帮助人类突破固有思维,变革研究范式,在众多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在一些领域率先实现了创新性应用。未来,通过建设具备“科学智慧”的机器化学家智慧创制平台,能够服务于超千名科研用户并实现超万种化学品与新材料的并发式筛选与优化,进而实现大规模智慧创制。本次论坛以“机器科学家”为主题,围绕六个专题展开研讨:机器科学家;全球化的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人工智能助力科学,科学促进人工智能;精准化学与智能计算;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模型;机器智能驱动的大科学装置。

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约200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本次论坛,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分享各自对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思考、面临的挑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俊团队,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北京大学莫凡洋团队,开发了薄层色谱(TLC)分析的自动化机器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赵海涛团队,研制的机器人科学家实现了纳米金晶、双钙钛矿纳米晶的逆向设计;英国格拉斯哥大学Leroy Cronin团队,设计制造了一台有机合成机器人;英国利物浦大学Andrew Cooper团队,设计制造了可移动机器化学家,可以在实验室内自由移动操作不同的工作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