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贫困县迈进百强县冲刺千亿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5-31 09:09:5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5月29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合肥市长丰县的比亚迪汽车生产基地,灵活的机械臂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满载零部件的拖车在产区间来回穿梭,工人熟练严谨地检查调试。经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工艺流程后,一台台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

2021年,比亚迪与合肥“一拍即合”,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280天建成280万平方米,不到10个月整车下线、5个月产值过百亿,再一次刷新“合肥速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是长丰县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长丰县聚焦“强县、富民、善治”,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实干开路、实绩说话,实现了“摆脱贫困、进位百强、冲刺千亿、迈向共富”的高质量发展。从“贫困”到“百强”,是长丰发展最具辨识度的特质。全县上下坚定“一心谋发展、一业定乾坤、一招走天下、一路向南干”(“业”指工业、“招”指招商,“南”指与市俱进),2012年脱贫摘帽,2016年从全国唯一的省会城市下辖国家级贫困县跻身全国百强,六年连续进位,2022年居全国百强73位、长三角“两线一域”152个县市第40位。

长丰县牢牢抓住“两个要害”引领“农业强县”,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局面。该县紧抓耕地、种子“两个要害”,集成“种子、智慧农业、合成生物、菌物”,助力“种业之都”,以市场化、产业化思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粮食饭碗端得更牢,粮食稳产65万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7%,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先后得到省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入选全省首批、全市唯一。

此外,长丰县大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草莓产业实现品牌、产值“双百亿”,草莓全产业链入选全国典型。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产业孵化中试城“两谷一城”加速释能,解决技术问题、种子问题、成果转化问题,土壤检测等117项成果就地转化,带动各类经营主体近400个,江淮园艺、国豪种业入列全国种业阵型企业。

探寻家园之美,应自乡愁深处体味。长丰县着力建设和美乡村,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统筹村庄“留改拆”、全域“农文旅”,创建“一镇一业一典故、一村一品一特色”,打造乡村“慢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2年,青峰岭、马郢、北乡双河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长丰县不断加快富民增收步伐,实施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四乡工程”,激活老师、老板、老乡“三老”动能,推广“红桥内力、金丰外力、大路合力”三种经验,244个村居百分之百建成集体经济强村,平均收入112万元,收入最高村达1021万元,率先实现“全局红”。

回顾从长丰“贫困”到“百强”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项目为王、发展为要,锚定市委提出的“两新一示范”目标定位(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县、合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高地,实现全域协调发展新突破),紧扣“一体化、高质量、现代化”三个关键词,建设制造强县、科创强县、农业强县“三个强县”,推动全域协调、提档环境品质、构建善治格局,全力冲千亿、拼经济,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丰路径。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