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年的项目建设,我认为来滁州投资发展的选择很正确!”滁州市南谯区南谯经济开发区的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控人刘海波由衷地说。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去年以来,滁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用心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精准有力做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厚积高质量发展底气。
滁州市7x24小时服务大厅内,市民正在自助机上办理业务
优化营商环境 跑出服务加速度
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其半导体IDM芯片首期项目已进入全面生产阶段。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创造了多个“第一”——滁州市第一家晶圆体制造厂、南谯浦口合作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南谯浦口合作共建产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滁州的营商环境打造的非常好,政府为企业服务的态度也很好。”刘海波告诉记者,该企业IDM芯片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不到3个月,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仅用时12个月,刷新了该企业项目推进纪录,这要得益于南谯区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南谯浦口创新的合作发展模式。
据悉,2021年6月,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签署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协议,探索建立“浦口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的合作机制,发挥产业基金作用,资源互补、错位发展、配套融合,吸引了一批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技术含量高、符合当前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落户。
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聚焦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发展定位,凭借自身资源禀赋、空间广阔等优势,甘当产业配角,主动接受南京产业辐射,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一条链推进产业布局,以集聚效应做强产业集群。
架好连心桥,做企业贴心人。在滁州,感受到滁州温暖营商环境的并不只是刘海波一人,南京汇吉通物流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申瑞同样体会到了“滁州速度”之快、“滁州服务”之暖。
“2022年3月,我们的中通快递智能物流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底部分产线已试运营,在这期间,滁州‘亭满意’的营商环境为我们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中通快递智能物流园一角
打造“亭满意”营商服务品牌 让“长三角地区能办的事滁州都能办”
当今,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由“政策驱动”转向“环境驱动”,由拼资源、拼区位、拼政策逐步转向拼服务、拼环境、拼创新。近年来,滁州市紧扣高质量发展命题,持续开展“双对标”,用心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精准有力做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厚积高质量发展底气,让“长三角地区能办的事滁州都能办”。
在“亭满意”的带动下,来安“来安心”、全椒“全舒心”、定远“定放心”、南谯“谯头堡”、凤阳“凤如意”等服务品牌,如雨后春笋,遍布滁州。
2022年1月,滁州市出台全省首部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以解决市场主体反映最为集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坚持复制先进经验补短板、激发动力强弱项、勇于担当求创新,以法治赋能“亭满意”,提炼滁州特色做法16条,从法治层面为各类市场主体活动保驾护航,让“黑马”滁州在“双圈互动”“左右逢源”中,从投资政策“洼地”抢占营商环境“高地”。
优化营商环境,从解决“点滴”问题做起。“上班没空办,放假无处办”是群众办事的一大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推行365天“不打烊”服务,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也不例外。率先设立为企服务专窗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率先将“皖企通”滁州分厅与省财政系统贯通融合,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晶圆
“对进驻中心的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税务等行政审批和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高频事项窗口,实行全年365天服务。对进驻中心的非高频事项,群众和企业可通过电话或‘皖事通·慧滁州’App预约节假日办理时间”。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自365天“不打烊”服务开展以来,滁州全市节假日办件量达5.15万件,有效破解企业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难题,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还大幅压减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全市11.04万政务服务事项中99.8%的个人事项和99.6%的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平均办事环节从2.15个减少至1.93个;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电子证照免提交,减少提交办事材料21.98%;平均审批时限从2.56天减少到1.68天。
营商环境优,则市场活力强;营商环境好,则发展动力足。2022年,滁州市新增市场主体3.2万户,同比增长18.5%,总数超41万户。2023年一季度,滁州经济运行及营商环境两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交出首季“开门红”的高分答卷。这也是滁州经济运行连续5个季度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连续4个季度全省第一。
滁河之滨,奋进之州,势不可挡。(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