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污染防治攻坚 宿松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06-05 15:26:54

记者从6月2日召开的宿松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5月该县空气优良率为89.9%,比去年同期上升5.4%,同时地表水省控断面数据显示,该县钓鱼台、二郎河入湖口、凉亭河入湖口断面水质总体稳定且良好,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强化“五控”措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以来,宿松县紧紧围绕“五控”措施,以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精准、依法、科学治污为手段,压实责任、细化措施、严格督导、狠抓落实。一是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完成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废气治理,推进全县7家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整治,帮助企业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管理水平;推进3家砖瓦窑行业企业和辖区内家具行业企业实施省地标达标改造,其中2家砖瓦企业已完成改造;持续开展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4个,正在督促指导企业整改。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督管理。联合县公安部门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联合市监部门加强全县3家汽车尾气监测企业(I站)和2家机动车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监管,严格落实汽车尾气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I/M)闭环管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新增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800余台。同时,为切实提升我县加油站和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监管能力,组织开展全县加油站油气回收和机动车尾气检测现场执法检查培训,助力提升我县移动污染防治监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强化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按照扬尘污染防治整治专项行动,检查项目工地24个,发现问题31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增加环卫洒水降尘频次,保持路面湿润,确保降尘、清扫、保洁无缝隙全覆盖,对主要道路落实清扫3次/天,洒水降尘6-8次/天。加强渣土公司、施工工地源头监管和运输过程监管,城管、交警、治超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运输行为。检查渣土运输车212台次、检查渣土运输工地144次、纠正违规运输行为8起,实施当场处罚6起,处罚金额5000元。四是常态化做好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香纸冥币禁放禁烧。一是压实秸秆禁烧包保督查。我县秸秆禁烧工作由1个县直单位包保1个乡镇,并实行保证金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强化乡镇村主体责任,加大秸秆禁烧的密度、强度和力度。截止目前,印发秸秆禁烧工作通报3期,并将相关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二是严格落实“禁放禁烧”工作要求,加大禁放禁烧政策宣传和违规行为打击力度。特别是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不间断巡查和现场制止工作。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油烟管控,加大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取缔城区露天烧烤, 督促餐饮企业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清洗保养。定期组织餐饮油烟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做到餐饮油烟达标排放,一季度累计检查餐饮企业491次。

1-5月,宿松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PM2.5为43.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4% ,PM10为70.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2.1%,空气优良率为89.9%,比去年同期上升5.4%,。

坚持“水岸同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该县坚持“水岸同治”,从五个方面入手,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严格涉水企业监管。严把准入关,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对污水处理厂、涉水重点企业等开展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情况,累计投入7400万元整治皮革企业环境问题,依法清退整合不达标企业18家。二是实施控源截污和环湖污染源整治。接续推进城区雨污管网排查整治和乡镇政府驻地污水提质增效,谋划实施宿松路改造、宝塔组区域排水管道改造等一批道路管网改造项目,完成城区排水管道新改建4.2公里。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二阶段扩建提标工程顺利投运,新增一级A处理能力10000吨。完成全县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规范建设。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管,完成一季度75个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和取样监测,推进入河排污口年度整治,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三是持续开展湖泊水生态修复。大湖生产方式改革向纵深推进,《宿松县大湖过渡期保护和生态利用方案》出台并实施,高效运作“管委会+国有公司”模式,科学发展生态渔业和增殖渔业。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推进实施龙感湖湖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水面草籽撒播和种苗移栽项目,全程跟踪记录、研究试点项目数据成果,努力探索大型浅水湖泊生态修复路径。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常态化开展2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积极推动2022 年第二季度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并验收销号,全面提升县二水厂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和监控水平;制定《宿松县长江流域规范垂钓管理暂行办法》,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纳入禁钓区范围,加大水源保护区垂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出台《宿松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巡查制度》,建立重点巡查、一般巡查和日常巡查机制。五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巩固养殖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推动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构建我县农膜及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生态环境部采测分离监测显示,今年1-4月份,黄湖、大官湖、龙感湖国控断面均值为Ⅳ类水,其中总磷均值分别为0.052、0.057、0.093mg/L,龙感湖、大官湖总磷数值较去年上升。根据市生态监测中心公布的地表水省控断面数据显示,我县钓鱼台、二郎河入湖口、凉亭河入湖口断面水质总体稳定且良好,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加强风险防范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

今年以来,宿松县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印发2023年度宿松县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一住两公”地块监管,完成2宗“一住两公”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法宣传普及,开展土壤重点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消除重点场所、设施土壤污染风险隐患。全面加强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完成8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申报登记,1-5月安全转移危险废物904次,转移处置危险废物1476.05吨,危废处置转运电子联单执行率100%,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开展宿松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持续推进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乔剑)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