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怀宁的这个蓝莓闭眼入吧,太好吃了”,黝黑的皮肤,锃亮的光头,直播间里何申雷卖力吆喝着,短短一个多小时,就吸引了千余人围观。何申雷是怀宁县凉亭乡磨山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干摆地摊,开直播,办纸箱厂,发展紫薯产业,上任一年半村集体收入就翻了一番。
今年40岁的何申雷是一名退役军人,2002年退伍后一直在江浙沪打拼,在企业干过主管,也创业做过老板。
2021年秋天,老家磨山村党总支书记蒋程林找到何申雷,动员他回乡挑担子。当时何申雷在浙江南浔一家大型预制菜企业做安全部主管,年薪有20多万,且已在苏州定居,育有两个小孩,妻子在苏州一家瑞士企业上班。
“家人都反对,但我心动不已。”何申雷说,因为工作关系,他对浙江农村很熟悉,觉得家乡同样大有可为。
同年11月,何申雷只身回到家乡担任磨山村党(总)支部书记,当时村集体年收入只有10多万元。
上任不久,何申雷便将红薯产业作为磨山村发展新引擎,和周边三个村联合建成了15个育苗大棚,总育苗株数300万株,为凉亭乡及周边乡镇提供红薯栽种及采挖耕作服务。之后,村里又流转了100余亩抛荒地,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种植薯类,带动本村村民务工提高经济收入。
为了扩大农产品销路,2022年9月磨山村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并和四川一家电商公司合作开网店,他注册了“三农光头何书记”抖音号,自己当主播把家乡的农产品带到线上,同时引进外地助农产品,促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蓝莓销售旺季,他还带领全体村干到城市里摆地摊卖货,一线了解销售。2022年,磨山村线上土特产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在对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调研时,何申雷发现产品的包装对于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运输保障、客户满意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于是投资7万元建成了磨山村纸箱加工厂,致力于磨山村及周边村镇农副产品的纸箱包装加工,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了集体经济的又一来源。
何申雷说,转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初心,我最感自豪的是一年多来村民对我的认可度提高了,我要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