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7月19日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季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增幅明显。
季度进出口规模首破2000亿
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介绍,今年前两个季度,安徽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1768亿元、2007.5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1.8%、4.8%。从环比看,二季度进出口比一季度增长13.5%。外贸经营主体中,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011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37家,增长9%。上半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803.1亿元,增长7.1%,占74.2%;加工贸易进出口590.7亿元,下降7%,占15.6%;以保税物流进出口302.8亿元,下降6.6%,占8%。
对“一带一路”进出口方面,上半年安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1252亿元,增长26.8%,增速高于整体23.4个百分点,占33.2%;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为920.6亿元,下降7.1%,占24.4%。同期,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515.5亿元、441.5亿元、427.7亿元,分别增长4.5%、下降4.3%、下降15.9%,分别占13.7%、11.7%、11.3%。
综合保税区出口上半年保持增长,全省综保区出口391.7亿元,增长14%;进口198.3亿元,下降36%。其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安庆综合保税区、合肥综合保税区、芜湖综合保税区、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分别进出口261.4亿元、111.9亿元、87亿元、81.7亿元、48亿元,分别下降41.6%、增长4115.7%、下降11.2%、增长21.5%、增长27%。同期,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922.2亿元,下降1.5%。其中,出口716.7亿元,增长18.4%;进口205.5亿元,下降37.9%。
姜开源介绍,7月5日,合肥海关结合安徽省外贸实际推出26条措施,促进进出口物流畅通、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促进企业减负增效、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力争为安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新三样”出口增幅明显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被称为外贸“新三样”。上半年,安徽机电产品出口1708.8亿元,增长25.7%,占出口总值的68%,较上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家用电器、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459.5亿元、160.6亿元、127.4亿元,分别增长132.3%、2.8%、14%。
姜开源介绍,上半年,安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219.3亿元,同比增长51.7%,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2.1个百分点,达到8.7%。
上半年安徽省“新三样”对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记录,其中出口荷兰50.5亿元,出口美国32.7亿元,出口巴西9.8亿元,出口德国8.3亿元,出口西班牙7.7亿元。上述五国为前五大出口市场,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49.7%。
众多企业中,民营企业成为“新三样”出口绝对主力。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新三样”出口149.5亿元,增速达到25.7%,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68.2%,高于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占全省出口总量的比重。
在“新三样”中,太阳能电池领跑出口。上半年,全省出口太阳能电池12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5.1%。同时,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6.9亿元,增速达152.6%;锂电池出口75亿元,增速达187%。
合肥海关积极支持“新三样”扩大出口,针对不同需求量身制定监管方案,不断提升通关速度;搭建关企联络平台,畅通沟通渠道;成立技贸工作小组,提供高质量技贸服务,保障安徽“新三样”外贸平稳发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