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竹园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建强“微网格”、搭建“微协商”、落实“微行动”的“三微”服务,为社区治理添“妙招”。
建强“微网格”提升小区“软服务”。发挥上级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作用,健全“1+2+n”的网格治理体系。目前,竹园社区按照住宅小区划分3个小区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2名网格员、n个网格自治力量。面统筹网格内惠民政策推送、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便民实事代办等各项工作,做到问题需求发现在网格、力量整合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实现“网格兜底知百事、解难事”。
搭建“微调解”,破难“常态化”
近日,竹园社区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一场亲情风波得到妥善解决。据了解,竹园小区网格在走访和开展日常巡查过程中遇到居民反映,说自己与四个子女因财产问题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希望社区能够出面帮助调解。据了解,李奶奶今年70多岁,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大儿子去世,小儿子与家庭失去联系15余年,二儿子患有尿毒症,二儿子认为老人年纪大了,需要子女照顾,想趁现在老人还清醒的时候把老人回迁房子平分掉,由儿女轮流照顾老人起居。女儿则认为父亲身体还硬朗,子女不应该急于分割老人的财产。兄妹由此产生家庭矛盾,大打出手,老人苦不堪言。
网格长与当事人分别进行沟通,但分歧严重,调解难度较大。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网格长联系了派出所民警和社区法律顾问组成联合调解小组,从“情”与“法”两个方面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后,李奶奶一家最终就财产分割及赡养问题达成一致调解协议:李奶奶跟儿子在一起生活,由儿子照料其生活起居,女儿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积极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有求必应、接诉即办”工作法。聚焦邻里纠纷、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群众反映的“关键小事”,健全完善“党群议事会”机制,让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充分协调各方力量化解难题。至目前,结合社区“六情”走访,召开协商议事会10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1条,化解矛盾纠纷10件。
落实“微改造”,更新 “硬设施”
车棚改造换新颜 小区居民频点赞 “整修过后的车棚,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也有秩序多了,真是为我们居民办了一件实事。”这几天,竹园小区居民看着焕然一新的车棚赞不绝口。这次的车棚整修不仅方便了居民日常停放车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安全隐患,获得了居民的肯定。
竹园小区10号楼小广场没有路灯,小区部分电梯内容摄像头陈旧老化,竹园小区18-19栋楼栋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小区围墙开裂等问题,小区居民纷纷盼望旧貌换新颜。为了回应居民呼声,竹园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结合“六情”大走访,收集梳理居民需求和建议。社区党组织协同物业现场勘查,从“和美竹园”建设角度出发,目前各项施工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落实“微行动”, 提升“软服务”
“我虽然退休了,但心里始终挂念着社区,这里都是之前一个村里的回迁百姓,和大家都很熟悉,为他们做点服务我感到非常高兴!”竹园小区老党员高峰光荣加入“红色小管家”队伍,他带领社区小管家走家入户,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工作,参与社区巡逻、政策宣讲、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全域提升 善治包河”行动的开展,烟墩街道竹园社区党支部不断完善“小区党建指导员+小区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基层治理体系,鼓励对社区治理工作有热情的居民党员参与小区治理工作。通过走访入户,推优举荐,经过社区综合考评,目前社先后聘用24名“红色小管家”。“红色小管家”入职以来,立为民之心,让服务工作时刻在线。近日,接到群众反映小区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有部分居民不能按垃圾分类规定投放时间和地点进行投放,导致楼栋单元门前经常堆放散落垃圾。竹园小区红色小管家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单元门前劝导和入户宣传工作中,经过一周时间的耐心劝导和宣传,近期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