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发挥好“大脑”效用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8-04 07:58:27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建设数字中国”首次独立成篇,并明确提出“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

“城市大脑”建设作为当下城市建设的聚焦点,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如今,数据正在变成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新资源。“城市大脑”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优化、重大事件预测预警、宏观决策指挥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开放创新平台。

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建设“城市大脑”,推出一批慧政便民利企的智慧应用,打造了不少应用场景,如合肥市“交通超脑”、芜湖市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淮北市数字治超、蚌埠市智慧教育等,推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但应看到,“城市大脑”在建设发展中,也面临着可持续性、可增长性、可成长性挑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省各市在建设“城市大脑”过程中,存在碎片化建设、数据支撑不足、应用场景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改革完善、探索创新。

“城市大脑”在建设中充满科技感的同时,也应当更有温度、有生命力。“城市大脑”建设的核心应以人为本,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来谋划“城市大脑”建设,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方面的问题持续推进改革,持续推动城市治理流程再造。

建设“城市大脑”,打造智慧城市,应加强统筹调度,并整合资源,打破数据壁垒,使各部门保持上下联动、高度协作,实现治理方式的优化升级,形成各层级、各部门的“大合唱”。

同时,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向数据要动能、要产能、要效能,将“城市大脑”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有机结合。

用好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理念和应用,必将释放更多数字红利,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信未来的“城市大脑”,会使便民服务更加精准、城市治理更加精细。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