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将临日正长”,转眼间,又是一年三伏天。
不知何时起,男女老少都贪凉,我也如此。吹着空调、喝着冰饮,好不惬意。殊不知,身体一笔一划,都给记下了。
我常说自己,年纪不大,毛病一大把。大学那会儿,就患了肩颈疼的毛病,发作起来,酸疼异常,每每想起,仍然发怵。
推拿、拔火罐、膏药贴试了个遍,当下好了,过段时间又会疼。反反复复,不堪其扰。而且,我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大夏天的,再热身上也不出汗,毛孔像封蜡闭塞了一般,整个人憋闷得慌。
闲时翻阅《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时节,滋补身心。书中详细讲解,立夏节气开始喝姜枣茶的妙处,这不正是我这样的亚健康人群所需要的吗?
偶读《伤寒论》,发现姜枣“大行其道”,细数发现,二者皆用的方剂竟有33首,占了全书113首方的近30%。姜枣同用之妙在于:生姜辛散为主,得大枣乃不至于过散;大枣甘守功多,得生姜乃不至于过守。
散守之间,方得平衡。
此时,早已入夏,临近初伏,多少有些晚了,加紧动作,喝起来啊!每日鲜切姜片煮茶显然不够便捷,网购了干姜、大枣便开始养生之旅。
保温杯中放入四五片干姜、三颗拧烂的和田大枣,加上开水,焖泡个一刻钟。杯盖一开,浓郁的姜枣味扑面而来。吹凉抿上一口,初入口便是辣,辛辣的姜味直冲脑门,回味有丝丝红枣的甜香,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暖流,贯穿全身,恍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杯下肚,整个人神清气爽。额头沁出了些许微汗。添水继续焖泡。第二杯,味淡了许多。估计,两泡便是极限了吧!恰好,两大杯,按陈老师所说,每日午前饮完为佳。
喝了小半月,那日休息,在家打扫卫生,不一会就大汗淋漓,我惊奇地发现,身上冒汗了。整个人,顿感沉疴排清、心旷神怡。这场大汗,更加坚定了我日日饮用姜枣茶的决心。姜枣茶一般是建议立夏到入伏头一天喝,但是像我这样体寒、长期泡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一直喝。慢慢喝出了经验,也喝起了花样。姜枣茶中加上陈皮、玫瑰花,疏肝理气、美容养颜。加上几颗花椒,可暖宫祛下焦寒湿。
今年五月,大有初春乍暖还寒的感觉。一日,出外勤的同事一回办公室便说,不是翻黄历知道已经立夏了,还以为是立秋呢!怎么这么冷哩!说着便打了个喷嚏。我说,你这是衣服穿少了,着了风受凉了啦!赶紧给她泡了杯姜枣茶,一杯下肚,出了汗,整个人爽利了不少,寒战的感觉也消失了。
恰逢今年“伏火之年”,顺时姜枣茶中添上清内热的蒲公英、补肾的肉桂、生津的甘草,让大热的姜枣茶变得中正平和。肝火旺的人,上午姜枣茶,下午再喝些白茶,便可得平衡。
今年是喝姜枣茶的第三个年头了,它已成为我炎炎夏日最爱的饮品。资深喝客最大的感受,原本堵塞的毛孔,变得十分通透,冬天手脚也没那么怕冷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一日食三枣,青春永不老”,古人诚不我欺!不过食疗养生,因人而异,切不可生搬硬套,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方能真正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李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