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8月25日召开的“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产业互补、互惠互利原则,主动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贯通,共保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柯文斌介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协作紧密,是构建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省将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抓手,围绕我省汽车“首位产业”和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等优势领域,联动沪苏浙,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实现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更加紧密融合、资源利用更趋集约高效。
以“数字化转型”为主引擎,我省将在今年学习借鉴浙江省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经验,提请省政府出台“以数字化引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基础上,再向沪苏浙学习转化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体政策举措。同时,面向沪苏浙引进一批优质服务商资源,更好赋能我省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产业链合作”为主渠道,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机制,面向沪苏浙开展产业链供需和要素对接“百场万企”活动,促进长三角地区企业订单扩量添新。全力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深化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确保大会签约项目中沪苏浙项目数占比超40%。
全面对照学习沪苏浙,我省还将大力实施“新徽商”培训工程,每年组织200名优秀企业家赴沪苏浙体悟实训,学习先进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