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800亿元,增长5.5%;社消零总额超600亿元,增长9.2%……中国银行投资超百亿元的总行金融科技中心签约落地,北科天绘年产50万台激光雷达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子……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8月2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该区将进一步深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
包河区文化创意产业新引擎“中国视界”
文旅消费复苏明显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包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7.7亿元、增长5.5%;三产增加值621.9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2亿元、增长9.2%;建筑业总产值520亿元、增长8.4%,在合肥市政府经济运行考核中排名城区第一。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国内文旅市场消费明显复苏,这一点在合肥包河区表现尤为明显。
该区文旅局数据显示,1~7月,包河区141家旅行社(出境社15家)中,8家规上旅行社营收合计约4.2亿元,同比增长691%;9家重点旅行社营收合计8984万元,同比增长776%。
近期,《孤注一掷》《封神第一部》等热门电影的上映,让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增幅明显。包河区21家影院7月票房共计6274万元,环比增长120%;1~7月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72%。
合肥滨湖卓越城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日前,《包河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获得该区区委全体会议通过,明确将加快构建发展定位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体系。
根据《方案》,包河区提出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得到新提高、发展质效实现新跃升、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四大目标。
该区明确做强创意文化产业,发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基地品牌效应,力争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数字文创龙头企业5家以上,文化产业主营收入达700亿元。实施“文化+旅游”行动计划,整合骆岗公园、合柴1972、圩美磨滩等旅游资源,开发一批体验性旅游精品线路等。
做强金融产业,推动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从成本中心、数据中心向价值中心跃升,创成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持续引进优质金融机构、企业和项目,发展基金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力争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
做强人工智能视觉产业,依托中国视界,构建人工智能视觉产业创新体系集聚发展平台,在智能安防、制造、家居重点领域形成“人工智能视觉+传统优势产业”链条。该区提出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视觉产业规模达到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
做强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包河区将发展智能车联网与道路建设、景观提升等同步考虑、同步推进,探索多场景的智能驾驶示范应用,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依托经开区,包河将建设“百亿级”零部件配套园区,做优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适度超前推进充换电体系建设,实现住宅小区、旅游景点充电设施全覆盖。
合肥塘溪津门水街灯光秀让市民体验绚烂多彩的夜生活
包河区还将加快培育重点产业,加快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培育商务咨询、研发设计、法律会计等高端服务业,扩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场景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低空经济发展软硬件环境,聚力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先行地、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地。聚焦北斗导航、激光雷达等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和包河优势、潜力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此外,包河区将加快打造“大科技”发展格局,做优科技创新载体,高标准打造“环高校科创带”等,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创新载体。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力争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家,“五上”企业中国家高企占比达到15%。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该区计划力争到2025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左右,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超过500亿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郝梦瑶 包育晓)【图片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