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泗县墩集镇沟渠较多、土质优良,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村民多年的瓜果种植经验,助力草莓产业发展走出了光明路,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
墩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说事点
聚焦草莓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力
“去年我尝试了‘宁玉草莓+红颜草莓+甜香瓜’的错峰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很可观。” 谈及草莓、香瓜的错峰种植,村民尹永权的自豪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尹永权说,自己家农场里7个大棚共9.3亩的宁玉草莓第一茬果实已接近尾声,毛收入近30万元,紧接着红颜草莓第一茬果实又要上市了,来年2月份再把种宁玉草莓的地翻起来种香瓜,这样错峰种植的收成比单种草莓高很多。此外,他还带动了6户乡邻一起种植,在苗子采购、技术指导和销售环节全程提供服务,一起敲开增收致富门,日子越过越甜美。
近年来,墩集镇石梁河村紧紧聚焦草莓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推进“产业+治理”互融共促发展模式,以产业兴旺支撑治理有效,以治理有效促进产业兴旺,在共同富裕中和睦邻里、守望相助,构筑起乡村特色产业与村域社会治理互促共进的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蓄力。
目前,墩集镇草莓产业园规划面积3.2万亩,核心区面积1.5万亩。现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产业联合体1家,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18家,草莓种植大户100多户,草莓脱毒育苗基地6个,草莓种植新技术示范基地3个,草莓收购经纪人28户(其中10户收购加分拣)。该园区年产草莓4万吨,年销售额高达10亿元左右。
经过对草莓的产销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市场规划,该镇党委政府决定发展草莓加工业,从而增加附加值收益。重点引入草莓加工企业4家,其中,安徽八零九零食品有限公司在该镇设置了食品加工点;安徽斓可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建成,即将投产;南京来一口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草莓果冻食品项目正在征地;与安徽东方果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达成草莓干果生产项目合作意向。
此外,该草莓基地还被宿州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现代农业十二大基地之一,进行重点建设。主要种植红颜、宁玉、粉玉等品种的草莓。先后注册了“蜜恋”“怡恋”“墩集”等多个草莓品牌,这些产品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名特优产品认证,正在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政协委员工作室助力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该镇特色产业草莓种植的发展壮大,这个领域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为助力产业发展,墩集镇将政协委员工作室建在了草莓产业核心区石梁河村,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协商议事、凝聚共识,助力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室建立后不久,政协委员们入户走访排查矛盾纠纷时,得知村民尹某因贷款建大棚遭遇自然灾害,损失惨重。了解情况后,工作室主动协调乡贤五老和司法、公安、信访等多方调解力量,多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教育引导,最终同意分期偿还银行贷款。现在尹某所欠贷款即将还清,并成了从前梦想的草莓种植大户。一提起政协委员工作室,尹某满满的都是感激。
在政协委员工作室多方努力下,目前,墩集镇正在建设全自动化分拣室,计划新建冷库,进一步完善草莓产业链,力争打造知名品牌,提高草莓附加值。“年内还要考察市场、拓宽销路,并在提高产品包装和保鲜度方面继续发力,还计划打造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延伸草莓产业链……”县政协委员、镇党委副书记姜军说。
去年以来,在充分征求草莓种植户意见后,墩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提出建设红草莓、绿西瓜、金秸秆、白稻米、黄花菜“五彩墩集”的建议,并促成“美好墩集 邮(有)你同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为墩集镇产业振兴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后劲。近日,“墩集草莓”在上海举办的“邵莓园”杯2023全国优质草莓大比拼中一举夺得“全国金奖”,并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展会上获得金奖。
用脚步丈量为民责任,真心实意助推产业发展。去年,墩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被泗县政协评为年度先进政协委员工作室。“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让群众满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我们以‘六事’工作法规范委员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田间地头搭建协商平台,现场帮助群众查问题、找对策,让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人有处找、事有处办。”泗县政协主席朱德华告诉记者。
在墩集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引导教育下,老百姓心气顺了,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少了,一门心思种草莓挣大钱的多了,草莓产业更加繁荣。2023年4月底,墩集镇因为草莓特色产业,获批国家“产业强镇”。(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实习生 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