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团奔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发展模式,感受乡村振兴伟大成就,尽己所学提供建议,在实践中感受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
实验团成员合影
走进村委,体招商引资之果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白柳镇村委会。村干部就白柳镇乡村振兴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围绕“招商引资”主题,为实践团成员描述了干部、领导在招商引资中的做法和为招商引资为乡村振兴带来的贡献。通过坚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全面延链补链,拓宽招商渠道,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来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为乡镇引进更多更合适的招商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村干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摄影:张帆)
参观葡萄基地,谈谈“致富经”
7月15号上午,团队来到浮山镇太平村参观葡萄采摘基地。团队顺着大棚入口往里走,只见葡萄硕果累累长势喜人工人在其间劳作,驱赶偷食的鸟类,查看葡萄成熟情况。该基地面积约为40亩,种植了阳光玫瑰,夏黑等10余个优质葡萄品种。当地的扶贫干部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葡萄园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共同探讨相关农作物的储存和销售经验,真切感受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好处。校师生还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围绕产品宣传,产品创新,风味研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向采摘园发展提出意见。
负责人讲解采摘园
了解脱贫成果,走访扶贫车间
活动期间,促进团实地走访枞阳县,与当地居民热情交谈了解乡村生活水平及发展状况,并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枞阳县白柳镇的就业扶贫车间——安徽梵盛服饰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燕带领促进团参观了服装厂的裁剪车间、原料仓库及成品展示间,并接受了采访。次日,促进团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参观了枞阳县浮山镇浮山村的就业扶贫车间——安徽浮山雨具有限公司。据悉,枞阳县打造“扶贫车间”,开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问题,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为乡村振兴发展作出了贡献。
图为成员体验制衣过程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惧酷暑走进枞阳县,用脚步重走振兴路,用内心感受乡村振兴脉搏,切实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效果。
[广告]免责声明:本文为宣传商业资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亦不代表本网站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或投资行为参考,本网站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