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退休不褪色!巢湖双拐“园丁”变身“一老一小”守护者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9-14 16:02:36

“了不起!”提起双拐“园丁”梁邦定,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虽然年过古稀之年,但梁邦定始终陪在巢湖烔炀镇中李村老年学校和留守儿童的身边。由于常年积劳成疾,梁邦定两次罹患癌症,但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家”里的“一老一小”。“虽然很辛苦,但我觉得我离不开他们,还是希望能为他们多做一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梁邦定先后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关心下一代“十佳五老”提名奖、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合肥好人”等荣誉称号。

怜爱“一小” 十年陪伴留守儿童

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的村民都知道,“双拐园丁”梁邦定有两个家:一个是与妻子、儿女组建的温馨小家;另一个则是由村里的“一老一小”群体组成的公益大家。10年来,梁邦定为他们投入了大量热情、心血和精力,用爱温暖着公益大家庭每一个人的心。1979年,30岁的梁邦定不幸患上皮肤癌,由于病灶的感染,导致左腿截肢。自此,一双拐棍伴随一生,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退休后,原本可以过着儿孙绕膝的悠闲日子,但当他看到邻里的孩子们,节假日里在村中无所事事,特别是一些留守孩子无人照看、疏于管教,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时,梁邦定内心五味杂陈,拄着双拐的他在一棵大树下站了很久很久。

2014年5月,在巢湖市和烔炀镇关工委、团委及中李村通力协作下,中李村留守儿童学校挂牌成立。梁邦定主动请缨担任校长,为了照顾好留守儿童,他干脆与老伴把家搬到了学校。自此,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你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高大、拄着双拐的老人,跟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在学校里为留守儿童们忙前忙后。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中梁邦定陪伴留守儿童们走过了10年的风风雨雨,他也被留守儿童和志愿者亲切地称为“梁爷爷”。这期间,他既是烔炀镇中李村留守流动儿童学校校长,又是活动参与者,还是后勤人员、护校员……节假日里,梁老师总是第一个到学校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放学后,还要将孩子一个个交到他们的爷爷奶奶手上。为了照顾好留守儿童,梁邦定还拿出了自己的奖金和退休金,帮助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多亏了梁老师,我们家孩子节假日里学习和生活才有了着落,在外工作的家长们心里都踏实了。”提起梁邦定,村民们的心中充满感激。

照顾“一老”乐享幸福晚年

2014年9月,“中李村老年学校”在南湖方村文化广场挂牌成立,由梁邦定和另一名退休教师担当老校负责人。后来,那名退休教师因家中有事去了合肥,中李老校的重担就落在了梁老师一个人身上,他也从此成为“一老一小”双校长。“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我都会一直陪在他们的身边。”除了照顾好留守儿童之外,梁邦定每周四为村里的老人介绍国家方针政策、农村治安综治形势、老年人养老政策和养生知识等,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群体乐享幸福晚年。

由于工作劳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2014年12月,梁邦定被诊断为鳞状细胞肺癌,手术后仅休养了一个月,他便重返课堂。2019年2月,他又因膀胱癌住院手术。身边的亲朋好友心疼不已,劝他放下学校的一切事务、居家调养,可他却难舍地守护在“一老一小”身旁。2023年1月,操劳多年的梁邦定因病情需要住院,手术前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留守儿童学校的开课事务,他拄着双拐走到中李村为民服务大厅,和村干部们商议完成孩子们的“头等大事”开课表。亲朋好友们担心他的身体康复,常来劝告他要多休息,可他出院后就心急火燎地拄着拐杖赶到学校为孩子上课。

“我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不为名不图利,只要群众需要我,这件事我就要一直做下去。”在梁邦定努力下,中李村的留守儿童学校和老年学校办得越来越好。他用无私的爱和温暖的关怀为缺少心灵陪伴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他用真诚的服务和深厚的学识帮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 图片由巢湖市宣传部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