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入淮口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公元前241至公元前223年楚国在此为都,延续了其800年王朝最后的19年。寿县因此成为楚文化的积淀地。9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全国唯一一个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楚文化博物馆,感受2000多年前这里的楚风楚韵之美。
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历史上州来国、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阜陵国先后建都于此,屡为州郡,是豆腐发祥地、淝水之战古战场。公元前241至公元前223年楚国在此为都,延续了其800年王朝最后的19年。寿县成为楚文化的积淀地,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二十世纪以来,以寿县为中心陆续发现了众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涉楚文物。1933年、1938年,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包括楚大鼎等重要文物在内的随葬品4000余件套,开启了楚文化研究先河。1955年,寿县寿春镇发现春秋时期蔡昭侯申墓,出土文物达584件套,绝大部分为青铜器,同属楚系文物。寿县还先后出土鄂君启金节、大府铜牛、楚金币等大量举世瞩目的楚国重器,寿县博物馆成为安徽楚文化重要收藏、研究、展示基地。寿县博物馆于1958年建馆,是全省最早的博物馆之一,珍藏文物藏品10000余件套,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0件套、三级以上文物2200余件套。楚金币、汉八龙金带扣、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等皆为代表性藏品。寿县博物馆一直为全国重要博物馆。
2015年6月,寿县开始筹建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即寿县博物馆新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2018年5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 2022年,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整个场馆既有巍巍古风,又具现代气息。展陈内容包括《安徽楚文化》《寿县文明史》两个基本陈列和《寿春寿文化》专题陈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博物馆建设、展陈理念和现代技术设备,较好展示了安徽楚文化和寿县历史文化,是一座大中型的现代化、地方性综合博物馆。
楚文化博物馆内其中一个镇馆之宝是楚金币,楚国迁都寿县之后,把大量的楚金币也带了过来。目前,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楚金币约占全国已发掘楚金币的80%。在这里,可以深切感受到千年楚都的魅力风光。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文 王士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