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为了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幼儿园成为儿童文化自信的启航地,国庆节前夕,充满神秘而趣味的中华文物之旅在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开始了……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让文物更有趣!
珍藏于博物馆的文物,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呢?神秘、厚重、深奥……
“哇,原来文物也是有趣的、好玩的、充满创意的,让我们和这些文物朋友们一起玩起来吧!”看!你可别以为它是一只供人欣赏的小鸭子,其实,它还是一个香薰炉!
“老师老师!我想让小鸭子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尾巴。”“老师,我觉得这只小鸭子一定想去海边度假,戴着草帽和游泳圈!”“我们一起让青铜树上都挂满果实吧!”“我来给跪射俑穿上好看的衣服吧!”这些文物,经过孩子们奇思妙想,每一件文物都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创意编钟 巧手捏制青铜面具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
“我要设计一个不同的编钟!”“我的编钟上有祥云的图案。”中二班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要设计不同的编钟,不过,经过他们的一番创作,他们设计的编钟真的有些特别!
“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青铜面具吗?”“知道!我见过,是绿色和金色的!”“我拿粘土捏给你看!”中三班孩子们用手里的原木纸板、彩泥和丙烯颜料制作出造型各异的青铜面具和人面青铜器。孩子们用心在“青铜器”与文化遗产传承的世界里探寻中华文明……
探秘青铜器 复原大鼎
高大威武的器物,端庄华丽的纹饰,青铜时代总是散发出一种朴素的原始生命力。中四班的小朋友们用粘土制作了古代食器、酒器、兵器、钱币、编钟等各式青铜器,高度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一班的孩子们看到一件件令人赞叹的精美青铜器,用画笔将它们描绘在各式各样的纸张上,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特别的作品。
鼎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烹饪器具,也是古代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在制作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一件青铜器上都有精美的图案。鸟儿、莲花、云朵、水波……这些美丽的花纹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大英博物馆的玉壶
和博物馆里的“显眼包”
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最近《逃出大英博物馆》里那只寓意吉祥长寿的玉壶成了孩子们的创作对象。大三班的小朋友们通过它的造型、结构,以及花纹、色彩和工艺上的特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奥妙。孩子们发挥想象,纷纷动手创作出自己独特的玉壶。
其他孩子们看到他们的作品连连称赞,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有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一些馆藏文物,因形态生动、富有喜感、吸引眼球出圈,被大家亲切称为“博物馆显眼包”。
大四班的小朋友们用黏土做出一个个显眼包,每一件都让人记忆深刻,忍俊不禁!
采访中,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的负责人吴云表示,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传统文化是其重要载体,幼儿在对奇特神秘文物的探寻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的同时,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讯员 徐怡昀 胡雅洁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王素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