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职工医保门诊报销起付线本月起降低
来源: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10-10 07:46:07

  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合肥市发布优化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保障政策,新政策自今年10月起正式施行。

  据悉,新政策明确,降低职工普通门诊报销起付线(门槛费),一个年度内,参保职工在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报销起付线由800元调整为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200元,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400元,一个自然年度就诊起付标准最高不超过400元。

  10月1日前,个人门诊费用(医保政策范围内,下同)已达400元的直接享受待遇,不再重新计算起付线。10月1日前,个人门诊费用已达200元但不足400元的,10月1日起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可直接享受待遇,不再重新计算起付线;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需达到400元方可享受待遇。10月1日前,个人门诊费用不足200元的,10月1日起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需达到200元后方可享受待遇;在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就诊,门诊费用需达到400元方可享受待遇。

  参保职工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按照就诊时所在医疗机构计算起付线: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个人门诊费用累计达到200元(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个人费用纳入累计),可直接享受待遇;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门诊费用累计需达到400元,方可享受待遇。

  新政策还明确,扩大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将符合要求的定点零售药店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参保职工凭定点医疗机构处方(通过处方流转平台流转)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费用,按基层医疗机构待遇标准执行,报销额度纳入基金年度支付限额管理。

  新政策还明确了异地门诊待遇。办理备案的异地人员(异地安置、异地居住、常驻异地)及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参保地门诊就医报销待遇。需要提醒的是,已享受其他补充医疗保障报销后个人负担的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按照参保地报销政策予以补差报销,合并报销金额不超过当次门诊就医费用。

  职工门诊年度支付限额及报销比例继续执行现行年度支付限额标准,即在职职工4000元,退休职工5000元。在职职工在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50%,退休职工提高10个百分点,分别为70%、60%。此前已享受了门诊统筹报销待遇的,不再按新政策重新计算报销待遇。

  (记者 许露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