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楼梯膝盖突然“咔咔”响是怎么回事?一觉醒来关节僵硬、腿伸不直是为什么?关节总是隐隐作痛,一到阴雨天还加重是“老寒腿”吗?经常蹲下去起不来,从凳子上站起来没有力气“打软腿”,是腿脚不好吗?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年龄增长的正常现象,实际上,这很可能是骨关节炎惹的祸。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为了更好地普及骨关节炎预防保健知识,呵护关节健康,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江淮名医尚希福领衔,骨科大咖组团,多位专家现场解答骨关节炎的常见问题,帮大家早了解、早干预,早日解除病痛。当日可携带相关病历及X光片、CT、磁共振等检查资料。
据文献报道,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亿骨关节炎患者,而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最终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常见关节疾病。”该院骨科主任尚希福介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膝、髋、手等关节为主。高龄、遗传、肥胖、过度运动等都是骨关节炎易感因素,尤其是年龄在40岁及以上、女性、肥胖或超重、有创伤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
关节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以膝、髋和指间关节最为常见。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重度骨关节炎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
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膝关节。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多发生于晨起时或较长时间未活动后,表现为关节僵硬及发紧感,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分钟。
压痛和关节畸形是骨关节炎患者常见的症状,膝关节可因骨赘形成或滑膜炎症积液出现关节肿大。此外,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所以活动时可能出现摩擦感或“咔咔”的骨摩擦音,该症状最常见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那骨关节炎可以被根治吗?“不可以,退变、受损的关节想要恢复到原样,是不可能的。”尚希福表示,骨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明确指出,患者确诊后,需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阶梯治疗,越高的阶梯,治疗就越复杂,风险越高,花费也越大。
骨关节炎可防可控
改变不良习惯。
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同时减少或避免反复爬楼梯、爬山等。
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不但可以减轻关节疼痛,而且可改善关节功能,特别是BMI>28 kg/㎡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通过减少受累关节负重来减轻疼痛。
适当运动。
日常生活中,应采取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游泳、散步、做操等。大家可综合考虑自身身体情况、运动喜好、运动可行性等方面,制订适合自己的个体化运动方案。
义诊时间:2023年10月12日上午8:00-10:00
义诊地点:合肥市庐江路中国科大附一院总院门诊广场
(吴科荣 方雯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