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11点,满载着金黄稻谷的运输车驶入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严店镇的三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人师傅们操作着设备将稻谷倒入进料口,四台大型烘干装置“马力全开”,以最快速度对新鲜稻谷进行烘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粮归仓,可靠电力必不可少。记者从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获悉,今年9月初,该公司提前开辟秋粮“绿色办电通道”,上门提供复电、增容、设备检查等服务,累计消除用电安全隐患182处,新增接电户数675户、容量达1.13万千伏安。
安徽是传统农业大省,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1亿亩以上,粮食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4位。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作为安徽水稻主产区之一的肥西县,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一派繁忙而美好的收获景象。
“这几天天气干燥晴好,附近种田大户们正在抢收水稻,陆续将粮食运到我们这里集中烘干。”三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蒋玉荣说。据了解,为了尽可能减少粮食收获后霉变损失,水稻收获后48小时内就必须完成晒干、烘干程序。合肥地区的粮食加工企业一般从国庆节后进入最繁忙时期,天气晴好情况下,烘干机械24小时不间断持续运转,并将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
据肥西县供电公司严店中心供电所副所长唐玉生介绍,每年秋收阶段,粮食加工企业的用电量直接从“零”陡增至满负荷状态。在他们服务辖区内,像三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这样规模的企业共有12家,每家企业目前日用电量在3000千瓦时左右。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丰乐、严店两个乡镇4个台区的农网升级改造,升级10千伏农网线路5条,新增电力容量800千伏安,进一步提升了供电可靠性。”据唐玉生介绍,本月初以来,上门为辖区12家粮食加工企业服务3轮次,同步消除问题隐患11处。企业任何需求只要一个电话,24小时随时上门解决。
秋粮颗粒归仓,可靠电力必不可少。今年9月初,该公司提前开辟秋粮“绿色办电通道”,为相关企业上门提供复电、增容、设备检查等服务,累计消除用电安全隐患182处,新增接电户数675户、容量达1.13万千伏安。
按照当前政策,合肥地区用电容量在160千伏安以下的小微农业企业均可享受零投资、零审批、零上门的服务,平均减少办电成本在1万元以上。
(李岩 许沁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