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秸秆饲料化率达到4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日前,《亳州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了该市肉牛产业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方案》明确,坚持把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暨肉牛振兴工作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肉牛产业“三七百”发展计划,到2025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30万头;到2027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70万头;到2030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秸秆饲料化率达到4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高质量肉牛产业基地。
同时,亳州市将实施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秸秆饲料化利用工程、适度规模养殖工程、屠宰加工提升工程、产品市场营销工程、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疫控能力建设工程、全环节安全监管工程等“八大工程”,加快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此外,亳州市将加大政策支持,设立肉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肉牛产业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邀请全国肉牛专家组建专家库,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咨询;优先保障肉牛产业设施用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