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老旧小区新增近两万个停车位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10-26 15:10:4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愈发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回复了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会期间部分代表提出的关于规范小区停车的建议。据悉,我省今年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已新增1.7万个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下一步,省住建厅还将会同公安、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持续加大城市停车场、停车设施的建设,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合肥主城区提高停车位配建比

近年来,我省实施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导各地完善小区及周边停车等配套,提升老旧小区环境,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根据《城市停车规划规范》等相关规定,人口规模大于50万人的城市,新建普通商品房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可采取1车位/户配建。我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停车位配建比例在内的控制性详规。其中,合肥市在控规中,将市主城区列为一类区,设置普通住宅配建标准为1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高于规范要求。

为了增加老旧小区里的停车位,我省将停车位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各地市在实施老旧小区水电路气、停车等基础设施改造时,结合小区现状和居民实际需求,通过拆除违法建筑、改造绿化设施和空闲场地、移植绿化等措施,增加停车位,改造更新小区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缓解停车矛盾。同时,我省还修订《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增加停车专篇,要求在符合规划、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老旧小区道路和空间条件,因地制宜设置平行式、垂直式或斜列式停车位,宜采用地面和立体停车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项目改造运营

小区有了停车位,还要注重管理。为此,我省加强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及业主大会决议,严格履行车辆管理职责。落实物业企业巡查、劝阻、报告制度,对于小区内违规停车行为,要及时发现、引导、劝阻,对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引导劝阻无效的要及时报告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

与此同时,我省还要求各地加强对业主委员会履职能力的培训,提高自治管理水平,结合小区实际情况,通过业主大会,科学合理制定停车管理办法,委托物业企业加强对机动车、电动车停放安全管理及小区内文明行驶、停车宣传,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鼓励设置小区应急、循环车位等,提高停车位利用效率。

另外,我省还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停车项目改造运营,增加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推进停车场信息化管理。

多举措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

除了增加老旧小区内部的停车位,我省还通过推进老旧小区片区化改造,补齐停车、养老、托幼等社区功能短板,配合自然资源部门按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整合老旧小区周边边缘地、点状地、空心地、废旧厂房等零散低效用地,通过空间重构和整合优化,保障老旧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进一步推进停车场、公共立体停车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同时充分挖掘路内停车资源,联合公安部门,指导各地扎实开展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便民停车行动,统筹考虑道路等级、交通流量等情况,一路一策、一位一研,科学设置、动态调整路内停车泊位。针对住宅小区、公园景区、菜市场等时段性停车需求,合理设置临时停车位、立体停车。优化居民小区内部及周边道路交通,在符合安全管理和基本通行条件下,利用周边支路,次干路设置夜间、周末及节假日临时停车泊位,满足居民基本停车需求。

另外,加大推进智慧停车建设。依托皖事通办,建设完善全省统一的城市智能停车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良性互动,细化停车分区管理,鼓励错时共享停车,进行停车诱导,推进共享利用,实现无感收费,有效提升停车周转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