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跑出节能降耗“加速度”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10-26 16:10:57

皖北大地一马平川,玉米地一望无际,郁郁葱葱。沿着田间道路前行,16台白色“大风车”映入眼帘,叶片在蓝天中随风转动,村民在绿色的田野里劳作。现代化的风电场与传统田园景象融为一体,这幅和谐画卷位于亳州市涡阳县阳光新能源风储融合项目所在地。

亳州地处华北平原,风好地广,日照充足,发展清洁能源是一大优势。近年来,亳州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节能降耗,千方百计发展清洁能源,科学谋划和推进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项目等,不断推动全市绿色发展。

“我们项目的总装机容量50MW,同步配备10MWh储能系统,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1.16亿度,相当于节约3.63万吨标准煤,生态效益显著。”阳光新能源风储融合项目负责人表示,涡阳项目创新应用阳光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风储融合电站PowMart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具备毫秒级风储联合一次调频、调峰、偏差补偿等核心功能,通过“多功能组合运行最优模式” 可主动支撑电网稳定频率,提供电网灵活资源,还能最大程度提升场站发电收益。

据了解,今年1—8月份,亳州市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69.57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386.27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41.6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56.8%,高于省“十四五”目标任务31.8个百分点。

作为农业大省,亳州市农林生物质能资源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00万吨,如何把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积累,亳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在涡阳县光大绿色环保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干料棚,记者看到,所用发电原料全是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树皮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燃煤。

光大绿色环保生物能源(涡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克福表示:“2022年,我们电厂发出绿色电力2.2亿度,处理农林废弃物28.56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9.52万吨,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近8600万元。”

亳州市发改委环境资源科科长张彦介绍,亳州市农林生物质能资源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00万吨,如全部用于发电,约折合电量50亿度。

从风能、太阳能到生物质能、水能,新能源快速发展,助推亳州市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居全省第4位;扣除可再生能源后,该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4.3%,下降幅度居全省第1位。

“亳州市坚持以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关键,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开发风电、地热资源,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逐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消费体系。”亳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纵双园表示,预计到2025年,亳州市将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领先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