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10-26 17:51:05

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中国卒中学会承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省卫生健康委)协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专家、高校院所、临床机构、创新科研团队、投资机构、创新企业代表等160余人现场参会,涉及企业、组织、机构80余家。

论坛以“生命科技前沿赋能医工融合发展新路径”为主题,围绕药物、器械、服务、流通等领域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分享生命科技前沿进展,展开跨学科跨界的高端学术研讨与对话交流,打通认知壁垒,促进产学研金服与创新企业间的多方合作,共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领域、新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对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创新平台加以宣传和支持,推动当地生物医药科技园区和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发展。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等八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讲者为大会作了报告,专题报告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很实际的借鉴价值。在互动提问环节,参会代表们踊跃提问,每位讲者都作了详尽的讲解和交流,会场上氛围热烈。

以本次论坛的召开为契机,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发挥所属23家全国学会的学术资源优势,发挥国家级学会和地方科协组织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服务地方科技经济融合方面的作用,助推安徽生命健康领域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与安徽省科协签署了《助力安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卒中学会与南京宁丹新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合作成立“卒中领域技术转化天使基金”,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等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拥军教授作题目为《脑血管病的产业需求和机会》的主旨报告,以脑健康评估、药物基因指导的精准医学、多组学为基础的新药研发以及组织化卒中医疗为例,详细介绍了相应的产业需求与发展现状。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带来题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助力产业加速转化》的精彩报告,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转化的桥梁”“研究与转化的方式转变”以及“应用举例”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对于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有力支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器官捐献研究所所长何晓顺教授作了题目为《器官医学:生命科学新赛道》”的报告,深入介绍器官医学是我国的原创理念、颠覆性技术,有望成为医学发展新赛道。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万遂人教授作了题目为《中国医学人工智能概况》的报告,介绍我国医学人工智能面临诸多挑战,提出要加大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力度,突破若干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新一代智慧医学装备研制,建立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