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义务当教练,合肥翡翠公园刮起“乒乓旋风”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10-31 21:12:28

“好球,好球!”清晨7点多钟,合肥翡翠公园乒乓球场地上不时传来叫好声。在此锻炼的市民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身形矫健的老者常常在球桌上向孩子们义务教学。67岁的张于江是一名退休教师,从去年暑假开始,他收获了一个新的“身份”——乒乓球教练。

自掏腰包,当起乒乓球教练

“打打球很好,但掌握方法也很重要。”为了让爱打乒乓球的孩子增长球技,张于江自掏腰包出钱购买乒乓球、教具等,开始了义务教学的“乒乓球课堂”。球拍怎么拿、球怎么发……他从最基础讲起,耐心指导,同一个动作他要陪练上百次。当学生发生失误时,张教练总是给他们打气:“加油,再来!”渐渐地,愿意跟他学打乒乓球的学生越来越多,孩子们亲切地喊他“张爷爷”。

“学生打多久,张教练陪多久,要求严格但特别有爱心负责任。”这几乎是每一个张于江带过的学生对他最深的印象。今年暑假加入训练的五年级学生王梓辰引起了张教练的注意。和大部分学生用右手发球接球不同,王同学的惯用手是左手,这在运动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张教练的不断鼓励下, 经过3个多月的刻苦练习,王梓辰的球技得到很大提升。

暑去秋来,张教练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公园里的乒乓球场上,从未间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早上,一方小小的运动场地人满为患,最多的时候有20多名学生在同一时段,需要分组排队轮流上场。两个多小时的训练时间里,张于江几乎没有休息。“乒乓球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反复练习,就有提升的空间。”

义务教学,“共享”乒乓球技巧

“教练可能用一两个小时教会的正确动作,自己捉摸一两个月都不见得抓到要领,而且教练还能随时纠正你出现的错误动作。”球桌旁,张于江默默站在一边,仔细观察并分析球友失误原因。他常常告诉乒乓球爱好者,发力很重要,要稳住心态,再出手挥拍。在他的指导下,很多球友改变了以往的打球方式,命中率大大提高。

张于江指导过的球友超百人,遍布各个年龄段,乒乓球基础也大不相同。于是他因材施教,对刚迈入球场的小朋友,他给孩子们规范动作要领,通过多球训练帮助学生把动作定型,引导他们养成好习惯;成年人提高球技的愿望强烈,张于江倾囊相授,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打球技巧分享给对方。虽然教学方式各有差异,但他始终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

“任何一项运动,要想真正把它学好,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和付出。”张于江告诉记者,乒乓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通过打球变得熟悉起来,组成一个大家庭,互相切磋球技,越来越有凝聚力。在张于江的组织和带动下,前不久,他们还举办了首届户外乒乓球积分赛,吸引众多乒乓球爱好者报名参加。未来,将计划每月定期开展活动。

“做教练,纯粹是源于热爱,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会打乒乓球。”张于江从最初陪爱人练球,到自己深深爱上,他不仅勤于钻研,而且将乒乓球运动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下一代。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