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请您来”入职者专访 扎根合肥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11-03 07:27:30

产业腾飞,城市升级。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对人才的渴求是迫切的。从今年5月开始,合肥市连续推出“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组织现场对接会,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企业和人才的一站式对接,为企业减轻了招聘奔波的压力,也让更多毕业生和人才可以就近、便捷找到心仪的工作,成为他们扎根这座城市的开始。

童凡:职业生涯起点选在合肥

再过一周,就是童凡入职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个月的日子。对于24岁的她来说,把职业生涯的起点选在合肥,是“最好的选择”。

“我参加了三期活动”,童凡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入职中科美菱之前,她曾经参加第一期、第三期“合肥请您来”活动,但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岗位。“很多现场的招聘老师都热心给我提供求职建议和攻略,对我帮助很大。”童凡回忆,到了第四期,她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公司。

老家滁州的童凡,大学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就读,研究生也在母校,“研究生半年在学校学习,2年半在自然资源部位于厦门的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培养”。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与海洋科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童凡说,还是希望在家乡工作,安徽这些年发展很好,合肥有很多机会,只不过没有与海洋科学相关的单位。

目前,童凡是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采购工程师,每天工作内容是负责采购下单、物料跟进和货物管理等。该公司是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一家科创企业,开发的低温瞬冷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成为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的尖端技术代表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攻关,该公司生产线已智能化,从前端物料投放到生产更多依赖于大数据计算和智能操控。童凡的工作中也涉及这些技术的使用,比如一次采购订单需要考虑的不单单是数量、价格,更多是符合公司生产线的需求和程序控制设定等,这给她带来了挑战。由于跨行业专业,童凡需要不断学习行业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现代物流体系的理论和知识,“这对我干好工作非常关键。”除了点货、下单,童凡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在电脑前核对各种单据,“这需要细心、耐心,对自己也是个磨炼和提升。”

入职将近3个月,她最大的感悟是“实践的重要性”。从一个“门外汉”到如今能够独立、熟练完成岗位工作内容,童凡快速转变角色融入新岗位,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各种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等等,这对她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职业经验”。

11月底,童凡满足相关规定条件后,就可以向公司申请住房人才补贴。目前,她在外合租居住,每月房租1500元左右,月薪扣除五险一金有5000~6000元,她说离家人近,收入对于新人来说也不错,“觉得挺好”。

孙雪凌:家门口工作可陪父母

今年7月3日,通过“合肥请您来”招聘活动,她正式加入合肥延锋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技术中心一名初级设计工程师。

家在合肥,从小在这座城市长大,23岁的孙雪凌还是希望能够陪伴父母在家乡过日子。她的微信签名是“父母身体健康,其他锦上添花”。“毕业后,我就想回合肥工作,和爸妈在一起。”在河北传媒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习4年后,她通过“合肥请您来”活动回到家乡工作。

今年5月中旬,孙雪凌在媒体上看到了“合肥请您来”的新闻报道,5月底回合肥参加招聘会,“一开始没抱多大希望,就想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学的是服装设计,与设计有关的岗位,她都投了简历,”简历里有我的毕业设计作品,还有一些4年学习过程中比较能拿得出手的设计效果图、样图、样衣等。“她成为了合肥延锋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的一员。每天,她的工作就是研究设计图纸,怎样把面套设计得更实用、更符合公司产品定位。“这和我们在学校学的服装设计不同。”孙雪凌说,服装设计要尽量前卫、时尚、新潮,体现当今社会流行元素。而汽车座椅面套设计,首先是实用性,受汽车座椅产品总体定位的限制,流行元素这些反而退居次席。

每天早上,她要从北一环骑电动自行车到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公司,“路上要将近一个小时。”考虑到她太辛苦,父母也劝她在单位附近租个房子,“我正在考虑。”目前,孙雪凌的月薪在4000~6000元之间,根据每月工作内容有浮动。公司有食堂,还提供餐饮补贴,合计下来普通荤菜不超过10元。至于住房补贴,她决定租好房后再向单位申请。

入职4个月,孙雪凌最近向公司递交了转正材料,她想在这家公司踏踏实实工作,在家乡多陪陪父母。“我们刚毕业,就想着多学点儿本事,多吃苦,多干事,人是需要沉淀的,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李长龙 许俊 章填怡 冯保丽)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