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吃得好不好,校园食品是否安全,一直是广大家长的挂心事。11月中旬,记者探访发现,为做好学生在校饮食安全工作,合肥市中小学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了畅通的学生、家长反馈渠道。更有学校将家长直接招进食堂,让学生在校吃出了“家的味道”。
严格采购管理,每日餐食现煮现做
11月15日早上7点,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嘉陵江路校区总务主任徐娟已经在学校食堂内忙碌起来。土豆、豆腐、鸡蛋……她依次记下菜品名称与数量,仔细检查着每样菜蔬的新鲜程度。每日她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当天学校午餐所购原材料进行查验并记录,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
“学校一直严格把关食材的采购、配送、存储,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徐娟介绍,每样食材都要经过至少2名学校食品安全员的检查,建立检疫报告、农残药报告台账。除原材料查验外,每日食材的洗切、烹饪、餐具消毒等各环节均责任到人,按规范操作。每周学校至少还会进行一次大检查,对照要求现场检查、落实整改。“食堂现有16名专业员工均持有健康证,定期体检、规范着装上岗。”
食材验收无误后,便进入洗切烹饪环节。当天上午10时许,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的后厨内,2名厨师身着防尘服、防尘帽和口罩,正挥动锅铲做最后一道菜。探访现场,记者观察发现学校后厨台面、油烟机等干净整洁,所用刀具器皿还贴有分色标识。
“学校每天的午餐都是现煮现做,不使用预制菜品。”该校总务处副主任周波介绍,学校厨具荤素分色管理,半成品和成品均分开盛放,餐食制成后还将进行留样,专人专柜留档管理。每日学生使用完的餐具都要经过6道清洗工序,再送入机器高温烘洗消毒。“从食材选购到器具使用,均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卫生。”
营养专家搭配餐食,每周更新公示
合理膳食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怎样吃,才能让孩子们吃得对、吃得好、吃得更健康?合肥各校都有自己的“小妙招”。
记者查询发现,合肥市兴华苑第二小学、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等学校,会将每周午餐食谱提前在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进行公示。学校会依据季节选购应季食材,午餐包含一荤一串荤和两素一汤,每餐收费依据标准,大都在12元左右。
“土豆、牛肉、红烧鸡块,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菜。”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东校总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月学校会在各年级抽选部分班级做2次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口味偏好,提高学生就餐满意度。此外,每月召开调度会,结合专业营养师意见确定菜谱,保障膳食合理搭配。
“为保障营养均衡,学校米、油每2个月换一次品种,每周孩子会吃2至3次杂粮饭。”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总务处副主任周波介绍,在餐食制作上,学校也有细微的调整,1至2年级学生的饭会比高年级的饭煮得更软,菜品烹调上也会对应减少辣椒等刺激性菜蔬的使用。“后厨还设有白板,每日更新记录所需菜饭分量,保障孩子吃饱的同时不造成浪费。”
吸纳家长入校做饭 教师全员在班陪餐
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让孩子在校就餐可有效解决午间接送和备餐难题,这也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实际之选。以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为例,学校午间在校就餐学生数超4000人,就餐率达95%。而这一数据,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嘉陵江路校区,达98%。
由于食堂大厅承载条件有限,部分学校采用送餐模式,将饭菜送至班内进行现场分餐。据了解,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的每个班级都配有一名食堂工作人员负责分餐,分餐的工作人员所管班级固定不变,直到学生毕业。长时间的接触让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学生都分外熟悉,口味、饭量把握精准。
2018年9月开始,每日午餐时间,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每个班级内除了分餐的工作人员,学校还会安排至少2位教师陪餐,师生所食餐食一致。教师在班进行秩序管理,确保学生课后及时用餐。用餐结束后,每班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或特色兴趣课程,随后再带领孩子们一齐午休。
巧合的是,该校食堂员工中,超7成由学生家长任职。“2019年孩子上一年级时,我就来工作了。”姚晓霞告诉记者,来食堂工作后,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孩子吃的饭也由自己经手,十分放心。
向家长敞开校门 接受巡查与试餐
为让家长放心学生在校就餐安全,合肥多所学校积极邀请家长入校,畅通渠道,探索出了多种反馈机制。
11月10日,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开展食堂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各年级家长代表走进食堂。当天9时,在食堂负责人的带领下,家长们依次参观了食堂各功能区布局、卫生管理、加工流程以及物品配送、存放等情况。所有参观家长试吃了当日午餐,并给出了建议。
“仅9至10月,六小翠微分校就有约160人次家长入校检查试餐。”周波介绍,家长巡查时都会填写反馈表,学校也依据家长们的建议不断优化整改。“目前天气渐凉,我们正在对餐食器皿的保温效果进行优化,确保孩子吃上热乎饭。”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谢蕾 实习生 汪桃红 文/摄 实习生 蔡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