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避免财产损失超百亿元 安徽初步建成现代水文监测体系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11-16 14:25:39

作为安徽水文发展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11月16日上午,安徽水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省水文局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已初步建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水文监测已跨入“万站行列”。

打造安徽智慧水文监测系统

1900年,芜湖水位站的设立,开启了我省最早的长江水位记录。1953年1月3日,伴随大规模治淮工程,安徽水文分站正式成立,我省有了专业的水文数据监测、整理机构。1997年,正式更名为安徽省水文局。

据介绍,刚成立水文局时,我省报汛站点仅有15个,开展预报作业仅正阳关、蚌埠、汇口、安庆四站,全部为人工观测。而在引进计算机软件之前,“铅笔头、米格纸、大刀尺”是预报员的“常规武器”。水情预报也是以人工计算为主,完成一次计算需要几个人白天黑夜地连轴转。

水文预报技术和信息通讯手段也相对落后,早上8点钟的水文信息,花3个小时都不一定能收齐。

1990年到2006年,安徽水文预报实现了从有线电话、到程控电话(或自建无线通信网话)、再到“音频数码报汛电话”的三级跳,“音频数码报汛电话”以其高效、快捷、差错率低,而一举跃升为报汛站的重要手段。

近十年来,我省利用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发一系列分析计算模型和预报系统,快速构建和率定预报方案,实现了水文实时预报、气象水文耦合模拟预报、逆向预报和自动预报,实现了预报成果的人机交互校正功能、预报成果的管理和发布等功能,洪水预报能力快速提升。

2023年7月开始,省水文局在全省推行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提升我省水文测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力争站网规范化管理迈上新台阶。结合安徽水文监测管理需求深度开发,省水文局正在努力打造安徽智慧水文监测系统,加速传统水文监测管理向现代化模式转变。

水文预报预警,避免财产损失超百亿元

近年来,安徽水文系统坚持“大水文”发展理念,以工程带水文,抢抓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等机遇,优化水文测报站点布局,积极推进“智慧水文”建设,加快水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不断推进测验方式方法革新,着力提升测报精度和手段,实现全省雨量、水位、蒸发、墒情、地下水等水文信息的实时监控、自动采集、固态存储和远程传输,初步建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如今,全省共有各类水文站点12000余处,实现全省5500余处大中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全覆盖,水文监测已跨入“万站行列”。

现如今,遍布江淮大地的现代化水文站点,已成为江河湖库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的首道防线。在迎战1998年长江大水、2007年淮河大水、2019年“利奇马”台风、2020年全省性大洪水等一次次大洪水中,水文部门一次次准确测报、预报,为政府部门防汛抗洪提供了决策依据。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依托高效及时的水文预报预警服务,全省累计转移受洪水威胁群众194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超百亿元,真正起到了哨兵和参谋作用。(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