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网聚美好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图书馆成新晋“网红打卡地”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11-16 19:07:41

两千多年前,庄子在这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陶醉在春天的芬芳里。如今,汲取庄子智慧,宏伟大气又不失古典温馨的蒙城图书馆每日开门迎接无数市民读者的到来。11月16日,“2023网聚美好安徽”采访团走进亳州市蒙城县图书馆,感受蒙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香氛围。在这里,阅读空间拔节生长,阅读活动丰富多多彩,人与书的“双向奔赴”不断上演。

作为蒙城文化的新地标,蒙城县图书馆北与档案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相接,西靠文体中心,南与鲲鹏湖公园融为一体,处于城区公共服务空间核心地带。在设计上,将蒙城人文元素、庄子文化完美融合,以打开的“书本”为符号,由一系列完美几何图形组合而成,体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理念。

“通天书架”

走进图书馆,整齐明亮的“通天书架”映入眼帘,沿着阶梯拾级而上,读者或席地而坐,或驻足捧起书本静静阅读。庄子祠、南华门、万佛塔、唤鸡楼……这些蒙城“名片”以艺术码堆的形式展现在文学区,让你“足不出馆”就可以拍照打卡。馆内区域功能鲜明,简洁明快的色彩与设计搭配,透露着浓厚的人文书香气息,让读者陶醉其中。

“历史累计到馆2298655人次,历史累计借还1715317人次……”上午10点半,图书馆一楼的动态显示屏上,一组数据足以展现这里爆棚的人气。“我们节假日正常开放,早上经常还没到开馆时间,门口就排起了长队,馆内的阅览座席有1000个,高峰期也是‘一座难求’。”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寒暑假期间,每日到馆能达到四五千人次。在盲文阅览区,图书馆还配置专业辅助设备,为视障读者实现无障碍阅读。临窗位置留给读者,均为阅读区域,大空间实现互动,小区域实现阅读,动静分开。24小时阅览室里,一本书,温暖一座城。即使城市都沉入了黑夜,图书馆里的这盏灯也为读者点亮。

少儿区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庄子在《逍遥游》里“游无穷”的超脱境界。围绕庄子、古籍、地方文献等主题,在蒙城县图书馆四层设置庄子文献典藏室、古籍、地方文献阅览室,打造全国庄学文献资料汇聚中心,把蒙城建设成为全国庄子文化资料中心、庄子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庄子文化研学基地。

据介绍,自蒙城县图书馆新馆2020年6月开馆以来,累计到馆人次常年在全省县级图书馆中排名第一。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的蒙城县图书馆,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馆藏图书60万册,日均接待读者2000余人次。该馆收藏的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全1500册)、华东师范大学编纂的《子藏·庄子卷》(全162册)、古籍55种375册,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刊本,成为该馆最具特色的书目。

报刊阅览室

不少细心的读者发现,图书馆越来越有“智慧”了,便捷的服务颇受好评。据了解,目前馆内均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配有完备的服务设施,可为广大市民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文献复制及文献传递等项服务。工作人员介绍,在各楼层还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朗读亭等多种智能化设备,增强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感。

此外,蒙城县图书馆还组建专业性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围绕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传统文化推广、科普宣传、帮扶关爱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枢纽型青年之家作用,打造“书香九进”活动品牌,让阅读延伸到社区、学校和偏远乡镇,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吴梦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